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yì

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FA

上下结构

1221213412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wy

tggi

ebqs

44117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1總筆劃 14

統一碼 84FA筆順 12212134121354

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蓺

yì ㄧˋ

     ◎ 同“藝”。亦作“埶”。

英語 art; talent, ability; craft

法語 compétences,art

© 漢典

蓺 國語辭典

蓺ㄧˋyì
動
  1. 種植。《詩經·齊風·南山》:「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通「藝」。

名
  1. 才能。《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旦巧能,多才多蓺,能事鬼神。」

© 漢典
【申集上】【艸】 蓺·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蓺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蓺·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魚祭切【正韻】倪制切,𠀤音藝。【玉篇】種樹也。【詩·大雅】蓺之荏菽。【左傳·昭元年】不采蓺。【註】蓺,種也。

又【集韻】通藝。【前漢·藝文志】有《六蓺略》。 【廣韻】本作埶。【集韻】亦作藝秇。

© 漢典

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i5 [海陆腔] ngi6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粤语 ngai6潮州话 ghoi7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祭韻 去聲 藝小韻 魚祭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曷部 ;王力系统:疑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䰯(yi4)
    2. 㔴(yi4)
    3. 䏌(yi4)
    4. 䌻(yi4)
    5. 㙪(yi4)
    6. 鹝(yi4)
    7. 熠(yi4)
    8. 焲(yi4)
    9. 檍(yi4)
    10. 鯣(yi4)
    11. 䦴(yi4)
    12. 殹(yi4)
同部首
    1. 萫
    2. 蘔
    3. 蕯
    4. 蕣
    5. 芊
    6. 䕷
    7. 虇
    8. 菹
    9. 芠
    10. 蕕
    11. 䔦
    12. 蒤
同筆畫
    1. 綞
    2. 㔢
    3. 誖
    4. 䅨
    5. 撯
    6. 蜯
    7. 禝
    8. 撇
    9. 𠎯
    10. 㠕
    11. 𠎛
    12. 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