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míng

ㄇㄧ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C2

上下结构

122452511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pju

tbac

ewso

44800

拼音 míng

注音 ㄇㄧ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4C2筆順 1224525114134

標

蓂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蓂

míng ㄇㄧㄥˊ

     ◎ 〔~莢〕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亦稱“歷莢”。

英語 lucky place

法語 lieu porte-bonheur

© 漢典

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蓂 mì

(1) ——見“菥蓂”( xīmì)

(2) 另見 míng

基本詞義


◎ 蓂 míng

另見 mì

常用詞組


蓂莢
© 漢典

蓂 國語辭典

蓂ㄇㄧㄥˊmíng
  1. 參見「蓂莢 」條。

© 漢典
【申集上】【艸】 蓂·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蓂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蓂·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莫經切,音冥。蓂莢,瑞草。堯時生于庭。【玉篇】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于階,月一日一莢生,十六日一莢落。

又思蓂子,藥名。【炮炙論】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廣韻】【正韻】𠀤莫狄切,音覓。【爾雅·釋草】菥蓂,大薺。【張衡·南都賦】菥蓂竽瓜。

© 漢典
【卷一】【艸】

蓂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析蓂,大薺也。从艸冥聲。莫歴切

『說文解字注』

(蓂)析蓂、二字逗。大薺也。此齊當作齊。許君薺爲蒺黎字。則薺菜必當作齊。如洛爲歸德水名。則知豫州水名必作雒也。說文字多與爾雅異。後人依爾雅改之。釋艸曰。菥蓂、大薺。郭云。似薺葉細。按此齊菜中之一種也。从艸。冥聲。莫歷切。古音在十一部。

© 漢典

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ŋ˧˥ 韩语罗马 MYENG现代韩语 명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men2 [梅县腔] men2 [海陆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粤语 ming4

近代音 明母 庚青韻 平聲陽 明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眞韻 平聲 眞小韻 職鄰切 三等 開口;明母 青韻 平聲 冥小韻 莫經切 四等 開口;明母 錫韻 入聲 覓小韻 莫狄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錫部 ;明母 青部 ;王力系统:明母 錫部 ;明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蓂」 說文‧艸部「蓂」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䤉(ming2)
    2. 覭(ming2)
    3. 榠(ming2)
    4. 嫇(ming2)
    5. 洺(ming2)
    6. 螟(ming2)
    7. 鳴(ming2)
    8. 䳟(ming2)
    9. 铭(ming2)
    10. 猽(ming2)
    11. 溟(ming2)
    12. 銘(ming2)
同部首
    1. 䓷
    2. 蔴
    3. 薣
    4. 䕁
    5. 薰
    6. 萤
    7. 萣
    8. 䕷
    9. 营
    10. 萟
    11. 苾
    12. 茣
同筆畫
    1. 裿
    2. 暄
    3. 楅
    4. 𠘂
    5. 䄔
    6. 勠
    7. 搯
    8. 嗯
    9. 靶
    10. 墷
    11. 裘
    12. 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