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蒙
(矇)
- 欺騙:~騙。~哄。~事。欺上~下。
- 昏迷,眼發黑:~頭轉向。
- 胡亂猜測:瞎~。
其它字義
● 蒙
(濛)
- 沒有知識,愚昧:啓~。發~。~昧。
- 遮蓋起來:~罩。~子。~蔽。
- 受:承~。~難。~塵。~垢。
- 形容雨點細小:~~細雨。
- 姓。
- 同“艨”。
其它字義
● 蒙
◎ 〔~古族〕a.中國少數民族之一。B.蒙古國的主要民族。
英語 cover; ignorant; suffer; mongolia
德語 betäubt, besinnungslos (Adj),Abdeckung, Hülle, Verdeck, abdecken, bedecken, verdecken, zudecken, verhüllen (V),Meng (Eig, Fam),Abkrz. Mongolei (S, Geo),bedecken, decken (V),mongolisch (Adj),mongolisch; Mongolei
法語 tromper,duper,deviner par hasard,sans connaissance,KO,mongol,couvrir,subir,ressentir,ignorant
蒙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字源見該字 méng 聲) 昏迷,暫時失去知覺的 [unconscious;senseless]。如:頭髮蒙;一下摔蒙了;被一猛拳打蒙了
詞性變化
〈動〉
(1) 欺騙 [deceive;hoodwink]。如:別蒙人;你在蒙我吧?
(2) 胡亂猜測 [make a wild guess]。如:蒙對了;別瞎蒙
(3) 另見 méng;měng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名〉
(2) 草名。即菟絲 [dodder]。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莖很細,呈絲狀,黃白色,隨處生有吸盤,附着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葉退化,開白色小花。種子入藥
(3) 指蒙童 [ignorant children]。如:蒙幼(矇昧幼稚的兒童);蒙稚(幼稚無知);蒙館(舊時對兒童進行啓蒙教育的地方);蒙學(即蒙館);蒙塾(即蒙館)
(4) 雲氣 [cloud]
秋天雖是晝夜停勻時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氣傳光,還覺得夜是短的。——《老殘遊記》
(5) 又如:蒙氣傳光(日出之前與剛落之後,光線雖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當明亮,這是因爲空中大氣的折光作用所致);蒙氣(古指包圍地球外面的大氣)
詞性變化
〈動〉
(1) 遮蔽;覆蓋 [cover]
葛生蒙楚。——《詩·唐風·葛生》
葛生蒙棘。
以幕蒙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蒙絡搖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時蒙卷軸。——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蒙絡(掩蓋纏繞);蒙翳(掩蔽,覆蓋);蒙覆(覆蓋;掩蔽);蒙幕(覆蓋);蒙袂(用袖子矇住臉。謂不願見人)
(3) 欺騙,隱瞞 [cheat]
上下相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矇事(方言。作假騙人);矇混(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矇騙(欺騙);蒙哄(用虛僞的手段欺騙別人)
(5) 承繼,繼承 [inherit;succeed]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孝公既沒, 惠文、 武、 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承接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 漢· 賈誼《過秦論》
(6) 蒙受 [suffer from]
以蒙大難。——《易·明夷》。鄭注:“遭也。”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李密《陳情表》
蒙其賞賜。——東漢· 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7) 又如:幸蒙大恩;蒙斧鋮湯鑊;蒙羞(蒙受恥辱);蒙辜(受罪);蒙澤(蒙受恩澤);蒙難(遭受災難)
(8) 敬詞。承蒙 [receive]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9) 又如:不蒙見察;蒙君實視遇;蒙幸(猶幸蒙,幸運地受到);蒙恩(承蒙恩惠);蒙允(承蒙允許);蒙教(承蒙教誨)
〈形〉
(1) 迷茫,廣闊而看不清。瀰漫籠罩 [vast and hazy]。如:蒙晦(迷茫昏暗貌);蒙漠(迷茫昏暗);蒙翳(瀰漫)
(2) 幼稚,闇昧不明 [ignorant;naive;uncultured]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蒙》
(3) 又如:蒙士(矇昧無知,學識淺薄的人);蒙幼(不懂事的幼童);蒙師(啓蒙的老師,教育孩童的老師)
(4) 陰暗 [dusky;dim]
曰蒙,恆風若。——《書·洪範》。傳:“蒙,陰暗也。”
(5) 引申爲矇昧無知
民非蒙愚也。——《戰國策·韓策》
(6) 又如:蒙陋(矇昧淺陋);蒙士(淺學無知之士);蒙迷(猶矇昧)
(7) 自稱謙詞。猶愚 [my]
蒙之所見,及此而已。——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8) 又如:蒙拾(學識不高的人拾取前人文詞綴連成章,不敢自言創作,便稱蒙拾)
(9) 雜亂 [in disorder]。如:蒙茸(雜亂的樣子);蒙戎(雜亂的樣子);蒙尨(蕪雜,紊亂)
(10) 茂盛 [flourishing]。如:蒙茂(猶茂密;茂盛);蒙籠(草木茂盛的樣子)
(11) 通“矇”。盲,目失明 [blind]
循蒙招尤。——《素問·五藏生成篇》
◎ 蒙
〈形〉
(1) 細雨的樣子 [drizzling]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詩·豳風·東山》
(2) 又如:蒙雨(毛毛細雨);濛濛鬆鬆(細雨迷茫的樣子)
(3) 廣大 [vast]。
◎ 蒙
〈動〉
(1) 瀰漫,籠罩 [cover]
但見愁雲漠漠,慘霧濛濛。——《三國演義》
(2) 又如:矇昧(迷茫,昏暗);蒙漠(迷茫昏暗)
◎ 蒙
濛 Méng
〈名〉
(1) 古水名 [Meng River]
(2) 沱江支流。在四川省彭縣境
(3) 即蒙江。在今廣西梧州
◎ 蒙
〈形〉
(1) 忠厚的樣子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 and kindly]
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懞直。——《西遊記》
(2) 又如:懞直(忠厚老實)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名〉
(1) 蒙古族的簡稱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如:蒙漢人民
(2) 蒙古簡稱 [Mongolia]。如:中蒙會談
詞性變化
◎ 蒙
常用詞組
蒙 國語辭典
-
覆蓋、遮著。如:「蒙上一張紙。」
-
欺騙、瞞騙。如:「蒙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
-
冒。《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聞,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故能使其眾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
受到、承受,表示感敬。如:「蒙您照料,十分感謝。」《文選·李密·陳情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
遭受、遭遇。如:「蒙難」。《易經·明夷卦·彖曰》:「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黃河決溢,千里蒙害。」
-
昏昧無知的心智。如:「啟蒙」。《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一·舉痛論》:「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可得而聞乎?」
-
孩童。如:「童蒙」。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進退兩難,不知所適之象。
-
蒙古的簡稱。如:「蒙藏」。
-
姓。如秦朝有蒙恬。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𠀤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
又【詩傳】唐蒙,菜名。
又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
又【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
又【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
又【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
又【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
又【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𤰞小之稱。
又【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
又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
又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又】蔡蒙旅平。【註】蒙山在蜀郡靑衣縣。
又水名。【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註】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又門名。【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註】宋城門。
又姓。【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爲氏,秦有將軍蒙驁。
又【韻會】母總切,音懵。【柳宗元文】鴟夷蒙鴻。【註】二字俱上聲。
又【韻補】叶莫江切,音尨。《詩》狐裘蒙茸。徐邈讀爲厖。【陳琳·大荒賦】帝告我以至順兮,重訊我以童蒙。義混合于宣尼兮,理齊歸于文王。
又莫鳳切,音孟。與雺同。《漢書》引《易》傳:有蛻蒙霿,上下合也。
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əŋ˥; məŋ˧˥; məŋ˨˩˦ 唐代读音 *mung日语读音 OOU KOUMURU KURAI韩语罗马 MONG现代韩语 몽越南语 mông
客家话 [海陆腔] mung2 [宝安腔] mung2 [沙头角腔] mung2 [梅县腔] mung2 [客英字典] mu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1 mung2 [台湾四县腔] mung2 [东莞腔] mung2 [陆丰腔] mung3粤语 mung4潮州话 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近代音 明母 東鍾韻 平聲陽 蒙小空;中古音 明母 東韻 平聲 蒙小韻 莫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東部 ;王力系统:明母 東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