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ǎng

ㄇㄤˇ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2

𦬇 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33B

上下結構

523522523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tbh

uuuu

zizz

22447

拼音 mǎng

注音 ㄇㄤˇ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33B筆順 523522523522

茻 基本解釋

● 茻

mǎng ㄇㄤˇ


  1. 衆草。
  2. 叢生的蕨類。
【漢典】

茻 國語辭典

茻ㄇㄤˇmǎng
名
  1. 叢生的草。《說文解字·艸部》:「茻,眾艸也。」通「莽」。

【漢典】
【申集上】【艸】 茻·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茻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茻·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文紡切,音惘。【說文】衆草也,从四屮,凡茻之屬皆从茻,讀與冈同。自爲部。【正字通】入艸部。【六書正譌】衆草也,象形。別作𦷶,訓逐兔艸中也,非艸、茻之義。

又【廣韻】模朗切,音莽。義同。

又【通志·六書略】茻,蕨類,繁薈而叢生。

又滿補切,音姆。莫後切,音晦。義𠀤同。【玉篇】作𦬠。𦬧,古文友字。

【漢典】
【卷一】【茻】

茻 《說文解字》

【卷一】【茻】
《說文解字》

眾艸也。从四屮。凡茻之屬皆从茻。讀與冈同。模朗切〖注〗冈,网省。

《說文解字注》

(茻)眾艸也。按經傳艸莽字當用此。从四屮。凡茻之屬皆从茻。讀若與冈同。謂其讀若與冈之讀若同也。模朗切。十部。

【漢典】

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ɑŋ˨˩˦

粤语 mong5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蕩韻 上聲 莽小韻 模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唐部 ;王力系统:明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茻」 說文‧茻部「茻」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𦬇
𦬠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莽(mang3)
    2. 㟐(mang3)
    3. 䁳(mang3)
    4. 㙁(mang3)
    5. 㟿(mang3)
    6. 䖟(mang3)
    7. 莾(mang3)
    8. 䒎(mang3)
    9. 硥(mang3)
    10. 㬒(mang3)
    11. 蟒(mang3)
    12. 漭(mang3)
同部首
    1. 龩
    2. 芻
    3. 㞢
    4. 㞣
    5. 芔
    6. 艸
同筆畫
    1. 㲂
    2. 屡
    3. 蛠
    4. 痧
    5. 絜
    6. 凒
    7. 葃
    8. 焢
    9. 塅
    10. 雃
    11. 䑪
    12. 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