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gèn

ㄍㄣˋ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31B

上下結構

1225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veu|avu

tav

exo

44732

拼音 gèn

注音 ㄍㄣˋ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831B筆順 122511534

標

茛 基本解釋

● 茛

gèn ㄍㄣˋ


  1. 落葉灌木,莖蔓生,葉到秋變紅,花黃綠色,果實多毛有毒,葉莖可做染料。亦稱「野葛」、「鉤吻」。

德語 Hahnenfuß, Butterblume (Bio)

法語 renoncule,ranunculus

【漢典】

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茛 gèn

名

(1) 又名野葛,鉤吻 [lobed ku-dzuvine]。一種落葉灌木( Pueraria lobata ),莖蔓延細長,葉到秋變紅色,花黃綠色,果實多毛,有毒,莖幹可做染料

(2) 毛茛 [Japenese buttercup]。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Ranunculus japonicus ),高二三尺,莖葉都有毛,開黃色或白色小花,果實集成球形,莖葉根及果實都有毒,可以入藥

【漢典】

茛 國語辭典

茛ㄍㄣˋgèn
名
  1. 毛茛: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草被白色粗毛,多生於溼地、畦畔、路旁。莖直立, 圓筒狀,中空。葉互生,表面光滑,葉背多毛。夏季開黃花。全株有毒,葉及種子主 治惡瘡癰腫。也稱為「毛建」、「水茛」。

【漢典】
【申集上】【艸】 茛·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茛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茛·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古恨切,音艮。【博雅】鉤吻也。【本草】毛茛。【註】茛乃草烏頭之苗,此草形狀及毒皆似之,故名。

又【集韻】居萬切,音建。水草。蟹有毒,食水茛所爲。

【漢典】

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ən˥˧ 日语读音 TORIKABUTO韩语罗马 KAN现代韩语 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en5 [海陆腔] 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gen4 [台湾四县腔] gien5粤语 gan3潮州话 geng3(kùrng) [揭阳]gêng3(kèng) [潮阳]ging3(kìng)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茛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艮(gen4)
    2. 揯(gen4)
    3. 搄(gen4)
    4. 𠀕(gen4)
    5. 㫔(gen4)
    6. 亙(gen4)
    7. 亘(gen4)
    8. 㮓(gen4)
同部首
    1. 蘟
    2. 蘘
    3. 蒔
    4. 蓊
    5. 䔅
    6. 萎
    7. 䔑
    8. 蔽
    9. 藠
    10. 若
    11. 蓼
    12. 莾
同筆畫
    1. 姼
    2. 垒
    3. 省
    4. 朐
    5. 婙
    6. 㸛
    7. 訇
    8. 骁
    9. 弮
    10. 钤
    11. 垲
    12. 昜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