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ì

tí

ㄉㄧˋ

ㄊㄧˊ

部首 艸

部外 5

總筆畫 11

𦯔 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2D0

上下結構

1225152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xht

xtnlh

eyz

44227

拼音 dì tí

注音 ㄉㄧˋ ㄊㄧˊ

部首 艸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82D0筆順 12251523

苐 基本解釋

● 苐

dì ㄉㄧˋ


  1. 同「第」。《干禄字書•去聲》:「苐、第,次第字。上俗,下正。」

● 苐

tí ㄊㄧˊ《集韻》田黎切,平齊定。


  1. 同「荑」。《集韻•齊韻》:「荑,《説文》:『艸也。』一日卉木初生葉皃。或作苐。」

英語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漢典】
【申集上】【艸】 苐·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苐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苐·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集韻】【正韻】𠀤與𦯔同。

又複姓。【通志·氏族略】不苐氏,子姓也。 【正字通】《篇海》俗誤作次第之第,非。《韻會》第,但也。亦作弟。《字彙》作苐,非。

【漢典】
【卷一】【艸】

↳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苐”字頭,请參考“荑”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夷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𦯔)艸也。鍇本作荑,夷聲。鉉本作𦯔,今鉉本篆體尙未全誤。攷廣韵、玉篇、類篇皆本說文云𦯔,艸也,知集韵合𦯔荑爲一字之誤矣。荑見詩,茅之始生也。从艸弟聲。杜兮切。十五部。

【漢典】

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 tʰi˧˥ 日语读音 TSUBANA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i5 tan3 [客英字典] ti5 tan3 [海陆腔] ti6 tan3 [梅县腔] ti5粤语 dai6 ji4 tai4

韵书 上古音
【漢典】

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荑」。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荑」 包2.85「荑」 說文‧艸部「苐」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𦯔
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諦(di4)
    2. 缔(di4)
    3. 墑(di4)
    4. 㢩(di4)
    5. 焍(di4)
    6. 嶳(di4)
    7. 玓(di4)
    8. 甋(di4)
    9. 䀸(di4)
    10. 僀(di4)
    11. 媂(di4)
    12. 逓(di4)
    13. 謕(ti2)
    14. 䬾(ti2)
    15. 啼(ti2)
    16. 绨(ti2)
    17. 桋(ti2)
    18. 題(ti2)
    19. 偍(ti2)
    20. 提(ti2)
    21. 醍(ti2)
    22. 鯷(ti2)
    23. 騠(ti2)
    24. 䚣(ti2)
同部首
    1. 蕡
    2. 䖀
    3. 萾
    4. 荑
    5. 茱
    6. 茜
    7. 蘔
    8. 蘏
    9. 蘦
    10. 芁
    11. 葐
    12. 莾
同筆畫
    1. 炌
    2. 垆
    3. 𠃯
    4. 岨
    5. 肮
    6. 戕
    7. 岩
    8. 岧
    9. 矽
    10. 𠖆
    11. 其
    12. 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