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ó

ㄍㄨㄛˊ

部首 肉

部外 8

總筆畫 12

膕 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58

左右結構

3511251121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lgy

bwmi

qjcs

76200

拼音 guó

注音 ㄍㄨㄛˊ

部首 肉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8158筆順 351125112141

腘 基本解釋

● 膕

(膕)

guó ㄍㄨㄛˊ


  1. 膝部後面,腿彎曲時形成窩兒的地方。
【漢典】

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膕

膕 guó

名

(1) 膝蓋後彎腿處,俗稱腿彎 [the back of the knee]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素問·骨空論》

(2) 膝彎 [popliteal fossa]。委中穴所在部位

輔上爲膕。——《素問》

【漢典】
【未集下】【肉】 膕·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膕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腘」字頭,请參考「膕」字。)
【未集下】【肉】 膕·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集韻】【韻會】古獲切【正韻】古伯切,𠀤音聝。【廣韻】曲腳中也。【集韻】膕朏,曲腳也。【正字通】膝後曲節中也。【博雅】膕,腳也。【荀子·富國篇】是猶使處女嬰寶珠,珮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雖爲之逢蒙視,詘要撓膕,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之。

又【集韻】骨或切,音國。義同。

又忽麥切,音㦎。𠀤足也。 【集韻】或作𩪐。

【漢典】

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o˧˥ 日语读音 HIKAGAMI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膕
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䂸(guo2)
    2. 掴(guo2)
    3. 敋(guo2)
    4. 蔮(guo2)
    5. 喐(guo2)
    6. 幗(guo2)
    7. 馘(guo2)
    8. 囯(guo2)
    9. 摑(guo2)
    10. 国(guo2)
    11. 㕵(guo2)
    12. 國(guo2)
同部首
    1. 朕
    2. 肎
    3. 䑁
    4. 䑄
    5. 服
    6. 㬻
    7. 腥
    8. 脆
    9. 䏶
    10. 脓
    11. 腑
    12. 腋
同筆畫
    1. 㥠
    2. 䇭
    3. 敜
    4. 堜
    5. 焣
    6. 椨
    7. 𠅲
    8. 絲
    9. 惸
    10. 喟
    11. 帿
    12. 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