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à

xī

ㄌㄚˋ

ㄒㄧ

部首 肉

部外 8

總筆畫 12

繁體 臘

昔 臘 𣊦 𦝙 𦞽 𦠡 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4A

左右結構

3511122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ajg

bta

qek

74261

拼音 là xī

注音 ㄌㄚˋ ㄒㄧ

部首 肉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814A筆順 351112212511

常 標

腊 基本解釋

● 腊

xī ㄒㄧ《廣韻》思積切,入昔心。鐸部。


  1. 乾肉。《周禮•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
  2. 曬乾;製成乾肉;保持乾燥。唐柳宗元《捕蛇者説》:「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
  3. 副詞。①表示程度相當於「極」。《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僨,厚味寔腊毒。」②表示時間,相當於「久」。《禮記•郊特牲》「猶明清與醆酒于舊澤之酒也」
  4. 皮膚皴裂。《靈樞經•寒熱病》:「毛髪焦,鼻槁腊。」

● 腊

(臘)

là ㄌㄚˋ


  1. 同「臘」。按:今为「臘」的簡化字。

英語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德語 Dezember im chin. Kalender (S)​,etwas gepöcketes, geräuchtes (Adj)

法語 viande séchée

【漢典】

腊 詳細解釋

详细字义


◎ 腊 xī

名

(1) (形聲。从肉,昔聲。本義:乾肉) 同本義 [dried meat]

腊,乾昔也。——《釋名》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易·噬嗑》

魚腊。——《穆天子傳》。注:「乾魚。」

無腊與膚。——《儀禮·有司徹》。注:「腊爲庶羞。」

布千匹,腊五百斤。——《晉書·謝安傳》

又如:腊肉(乾肉);腊人(古官名。掌乾肉)

詞性變化


◎ 腊 xī

動

(1) 曬乾;製成乾肉

然得而腊之以爲餌。——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腊田(乾枯的田)

(3) 另見 là

【漢典】

腊 國語辭典

腊
  1. 「臘 」的異體字。

腊ㄒㄧˊxí
名
  1. 乾肉。《易經·噬嗑卦·六三》:「噬腊肉,遇毒。」《金史·卷八·世宗本紀下》:「遼主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乾腊。」

  2. 乾裂的皮膚。《山海經·西山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 羊,其脂可以已腊。」

動
  1. 製成肉乾。《莊子·外物》:「任公子若得魚,離而腊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

副
  1. 極、很。《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顛,味厚寔腊毒。」三國吳·韋昭·注:「腊,亟也。」

【漢典】
【未集下】【肉】 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腊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積切,音昔。【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周禮•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註】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腊,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堅剛之肉也。

又久也。【禮•郊特牲•猶明淸與醆酒於舊澤之酒也註】爲其味厚腊毒也。【釋文】腊,音昔。隱義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漢•五行志】味厚者腊毒。【註】腊,久也。味厚者爲毒久也。

又極也。【鄭語】毒之酋腊者,其殺也滋速。【註】腊,極也。

又亟也。【周語】厚味實腊毒。【註】腊,亟也。

又措也。【釋名】齊人云搏腊,搏腊猶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于腊人。

又體皴也。【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註】治體皴。腊音昔。

【漢典】
【卷七】【日】

↳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腊」字頭,请參考「昔」字:)
【卷七】【日】
《說文解字》

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𦠡,籒文从肉。思積切

《說文解字注》

(昔)乾肉也。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从殘肉。謂𠈌也。象形。日㠯晞之。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㫺者古文,籒文增肉作𦠪,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穀梁經辛卯昔恆星不見,左傳爲一昔之期,列子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周禮:昔酒。鄭云:今之酋久白酒。周語:厚味實腊毒。韋云:腊,亟也。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與俎同意。爼从半肉,且薦之。㫺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恉同也,故曰同意。

(𦠡)籒文从肉。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

【漢典】

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ɑ˥˧; ɕi˥ 日语读音 HOJISHI韩语罗马 SEK现代韩语 석

客家话 [宝安腔] sit7 | lap8 [海陆腔] sit7 lap8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lap8 [客英字典]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lab6粤语 laap6 sik1潮州话 lah8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昔韻 入聲 昔小韻 思積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鐸部 ;王力系统:心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昔」 甲2913合3524 「昔」 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 「昔」 信1.087 「腊」 說文籀文   「臘」 「腊」 「腊」
「昔」 乙1968合1772 「昔」 史昔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189 「昔」 天策 「昔」 說文‧日部        

重定向至「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臘」望1.37   「臘」說文‧肉部 「臘」老子乙226下 「臘」 「腊」 「臘」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昔
臘
𣊦
𦝙
𦞽
𦠡
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瘌(la4)
    2. 䓥(la4)
    3. 㸊(la4)
    4. 鬎(la4)
    5. 蠟(la4)
    6. 䏀(la4)
    7. 镴(la4)
    8. 䪉(la4)
    9. 揦(la4)
    10. 䀳(la4)
    11. 蜡(la4)
    12. 擸(la4)
    13. 膝(xi1)
    14. 肹(xi1)
    15. 榽(xi1)
    16. 酅(xi1)
    17. 晳(xi1)
    18. 繥(xi1)
    19. 熄(xi1)
    20. 巂(xi1)
    21. 惁(xi1)
    22. 鐊(xi1)
    23. 咭(xi1)
    24. 爔(xi1)
同部首
    1. 胻
    2. 胍
    3. 䑀
    4. 㬶
    5. 䐒
    6. 脪
    7. 膋
    8. 胡
    9. 䏭
    10. 䐻
    11. 臘
    12. 腸
同筆畫
    1. 喑
    2. 筛
    3. 堘
    4. 鄍
    5. 渭
    6. 椐
    7. 琡
    8. 𠒣
    9. 葦
    10. 缿
    11. 換
    12. 辎
小學古詩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 《游山西村》
初中古詩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 《游山西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