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ér

nài

ㄦˊ

ㄋㄞˋ

部首 而

部外 3

總筆畫 9

而 耐 𦓎 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00F

左右結構

132522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mje

mbhhh

glpd

12222

拼音 ér nài

注音 ㄦˊ ㄋㄞˋ

部首 而 部外 3總筆劃 9

基本區 800F筆順 132522333

耏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耏

ér ㄦˊ

  1. 同“而”,鬍鬚:“以麝揉蘇,澤~顏鼻耳。”
  2. 獸多毛。
  3. 古水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4. 姓。

其它字義


● 耏

nài ㄋㄞˋ

 ◎ 古代剃去頰鬚、以示懲處的一種輕刑:“刑有髡、鉗、刖、劓,小罪~。”

英語 whiskers

德語 Trotz bieten, Bart (S)

法語 barbe,(nom de famille)​

© 漢典

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耏 ér

〈名〉

鬍鬚 [beard]

當耏者完爲城旦舂。——《刑法志》

耏罪亡命。——《後漢書·光武紀》。注:“輕刑之名。一歲刑爲罰作,二歲刑以上爲耏。

© 漢典

耏 國語辭典

耏ㄦˊér
名
  1. 頰上的鬚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2. 姓。如漢代有耏跖。

© 漢典
【未集中】【而】 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耏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而】 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𠀤音奈。【說文】罪不至髠也。【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

又【廣韻】𩓣也。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𠀤音而。【玉篇】頰鬚也。【釋名】耳耏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又姓。【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 漢典
【卷九】【而】

耏 《說文解字》

【卷九】【而】
『說文解字』

罪不至髡也。从而从彡。耐,或从寸。諸法度字从寸。奴代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耏)罪不至髡也。罪當作辠。高帝紀:今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應劭曰:輕罪不至於髡,完其耏鬢,故曰耏。古耏字从彡,髮膚之意也。杜林以爲法度之字皆从寸,後改如是。言耐罪以上皆當先請也。耐音若能,按耐之罪輕於髡。髡者,𩮜髮也。不𩮜其髮,僅去須鬢是曰耐,亦曰完。謂之完者,言完其髮也。㓝法志曰:當髡者,完爲城旦舂。王粲詩:許歷爲完士,一言猶敗秦。江遂曰:漢今謂完而不髡曰耐,然則應仲遠言完其耏鬢,正謂去而鬢而完其髮耳。从彡而,而亦聲。彡拭畫之意,此字从彡而,彡謂拂拭其而去之。會意字也。而亦聲,當如之切。一部。大徐奴代切。非是。


(耐)或从寸,諸法度字从寸。此爲罪名法度之類,故或从寸也。應仲遠高帝紀注:意謂耏卽而鬢字,用爲耏罪字。至杜林以後乃改从寸作耐。許說不如是。耐,漢人叚爲能字。本如之切,後變音奴代切。古音能讀如而,今音耐能皆奴代切。

© 漢典

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ɚ˧˥; nĄi˥˧ 日语读音 HOOHIGE

客家话 [海陆腔] nai6 [客英字典] nai5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j2粤语 ji4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之韻 平聲 而小韻 如之切 三等 開口;泥母 代韻 去聲 耐小韻 奴代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咍部 ;泥母 咍部 ;王力系统:日母 之部 ;泥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耐」 睡.秦153 「耏」 說文‧而部     「耏」
        「耐」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而
耐
𦓎
𦓘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輀(er2)
    2. 鮞(er2)
    3. 兒(er2)
    4. 隭(er2)
    5. 鴯(er2)
    6. 㖇(er2)
    7. 侕(er2)
    8. 栭(er2)
    9. 杒(er2)
    10. 髵(er2)
    11. 唲(er2)
    12. 陑(er2)
    13. 錼(nai4)
    14. 㲡(nai4)
    15. 能(nai4)
    16. 螚(nai4)
    17. 耐(nai4)
    18. 䅞(nai4)
    19. 渿(nai4)
    20. 柰(nai4)
    21. 㮏(nai4)
    22. 奈(nai4)
    23. 鼐(nai4)
    24. 㮈(nai4)
同部首
    1. 耐
    2. 䎠
    3. 耍
    4. 而
    5. 耎
    6. 䎟
    7. 耑
    8. 䎡
同筆畫
    1. 徆
    2. 虴
    3. 春
    4. 衎
    5. 𠉾
    6. 砜
    7. 珇
    8. 𠈸
    9. 荠
    10. 垹
    11. 䄵
    12. 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