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īng

ㄧㄥ

部首 缶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罌 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F43

上下結構

43344334453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opm|oopb

ffbou

uoez

99772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

部首 缶 部外 10總筆劃 16

基本區 7F43筆順 4334433445311252

罃 基本解釋

● 罃

yīng ㄧㄥˉ


  1. 古代盛燈油的壺。
  2. 同「罌」。

英語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

【漢典】

罃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罃 yīng

名

同「罌」 [small-mouthed jar]

罃,備長頸瓶也。——《說文》

【漢典】

罃 國語辭典

罃ㄧㄥyīng
名
  1. 像瓶子一類的容器。《說文解字·缶部》「罃」字·清·段玉裁·注:「近人謂罌、罃一字。依許則劃然二物二字也。罌大,罃小,用各不同。」同「罌 」。

【漢典】
【未集中】【缶】 罃·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罃 《康熙字典》

【未集中】【缶】 罃·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𠀤音罌。【說文】備火長頸瓶也。【五經文字】與甖同。

【漢典】
【卷五】【缶】

罃 《說文解字》

【卷五】【缶】
《說文解字》

備火,長頸缾也。从缶,熒省聲。烏莖切

《說文解字注》

(罃)備火長頸缾也。左傳襄九年。宋災。具綆缶。備水器。杜曰。缶、汲器也。水器、盆㽉之屬也。是謂汲水貯水之分。師古注五行志則謂缶卽盎也。水器者、罃瓮之屬。引許氏說文解字。罃、備火、今之長頸甁也。按各本無今之二字。備火長頸缾者、備火之汲罋。則長其頸以多盛水。且免傾覆也。其說左傳者、杜爲長。从缶。熒省聲。烏莖切。十一部。按近人謂罌罃一字。依許則劃然二物二字也。罌大罃小。用各不同。方言、廣雅說雖不與許同。而罌罃亦畫爲二。今本廣雅甔㼡之下奪一也字。

【漢典】

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韩语罗马 AYNG现代韩语 앵

客家话 [海陆腔] rin1 ang1 [客英字典] ang1 [台湾四县腔] jin1 ang1粤语 ang1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耕韻 平聲 甖小韻 烏莖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影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罃」 說文‧缶部「罃」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罌
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锳(ying1)
    2. 緓(ying1)
    3. 瑛(ying1)
    4. 啨(ying1)
    5. 賏(ying1)
    6. 蝧(ying1)
    7. 鷹(ying1)
    8. 鹰(ying1)
    9. 韹(ying1)
    10. 孾(ying1)
    11. 攖(ying1)
    12. 甖(ying1)
同部首
    1. 䍇
    2. 䍆
    3. 罎
    4. 罆
    5. 䍌
    6. 䍍
    7. 缸
    8. 罊
    9. 罏
    10. 缾
    11. 䍊
    12. 䍄
同筆畫
    1. 瘭
    2. 㡤
    3. 燊
    4. 㒙
    5. 鲵
    6. 㬚
    7. 㬞
    8. 澷
    9. 燄
    10. 曌
    11. 磣
    12. 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