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ǐ

ㄓˇ

部首 糸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紙

紙 帋 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B8

左右結構

5513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qan

vmhvp

zrh

22140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 糸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7EB8筆順 5513515

常 標

纸 基本解釋

● 紙

(紙)

zhǐ ㄓˇ


  1. 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爲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用:~張。~幣。~煙。~上談兵(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洛陽~貴(稱譽別人的著作)。金迷~醉。
  2. 量詞,指書信、文件的張數:一~空文。

英語 paper

德語 Papier (S)

法語 papier,document

【漢典】

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紙

紙、帋 zhǐ

名

(1) (形聲。從糸( mì),氏聲。紙的原料本是破舊的絲綿,故從糸。本義:紙張)

(2) 同本義 [paper]

紙,絮也,一曰苫也。——《說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紙昉於漂絮以苫薦而成之,後漢蔡倫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巾魚網爲之。今亦用竹質木皮,其細者,有致密竹簾薦焉。

[帝]令逵自選《公羊》 嚴、 顏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傳》,與簡紙經傳各一通。——《後漢書·賈逵傳》

(3) 又如:紙撚兒(用易燃紙搓成的點火紙卷兒);紙標兒(紙做的出售標誌);紙筋(用於做紙漿的廢紙);紙鬮(帶有標記的紙片,用於拈韻);紙衣(以紙製成的衣服)

(4) 冥錢,舊俗爲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紙錢 [money of the nether world]

弄得我們少香沒紙,血食全無。——《西遊記》

(5) 又如:紙劄(紙糊的冥器);紙錁(紙錢);紙紮(紙糊的冥器);紙元寶(有金色或銀色紙糊制的元寶形冥錢。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據 [written pledge]

把小的驢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還不發出紙來。——《儒林外史》

詞性變化


◎ 紙

紙 zhǐ

量

(1) 書信、文件的張;件 [sheet]

鄴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顏氏家訓》

(2) 又如:一紙空文;紙半張(即半張紙。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跡六百紙

常用詞組


紙包不住火紙幣紙帶紙花紙灰紙婚紙火柴紙夾紙漿紙馬,紙馬兒紙煤兒,紙媒兒紙牌紙盆紙錢紙上談兵紙型紙菸紙樣紙鷂紙魚紙鳶紙張紙醉金迷
【漢典】
【未集中】【糸】 紙·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紙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纸」字頭,请參考「紙」字。)
【未集中】【糸】 紙·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又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

又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漢典】
【卷十三】【糸】

↳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纸」字頭,请參考「紙」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絮一苫也。从糸氏聲。諸氏切

《說文解字注》

(紙)絮一𥮒也。𥮒各本譌笘。今正。𥮒下曰。潎絮簀也。潎下曰。於水中擊絮也。後漢書曰。蔡倫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网以爲紙。元興元年奏上之。自是莫不從用焉。天下咸稱蔡侯紙。按造紙昉於漂絮。其初絲絮爲之。以𥮒荐而成之。今用竹質木皮爲紙。亦有緻密竹簾荐之是也。通俗文曰。方絮曰紙。釋名曰。紙、砥也。平滑如砥。从糸。氏聲。諸氏切。十六部。

【漢典】

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粤语 zi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紙」。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紙」 信2.02「紙」 說文‧糸部「紙」 睡.日甲61背「紙」 「纸」「纸」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紙
帋
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徵(zhi3)
    2. 指(zhi3)
    3. 䇛(zhi3)
    4. 劧(zhi3)
    5. 夂(zhi3)
    6. 㫖(zhi3)
    7. 㫑(zhi3)
    8. 㡶(zhi3)
    9. 訨(zhi3)
    10. 㧗(zhi3)
    11. 咫(zhi3)
    12. 槯(zhi3)
同部首
    1. 纳
    2. 绱
    3. 红
    4. 缴
    5. 统
    6. 缵
    7. 组
    8. 绢
    9. 绶
    10. 绰
    11. 绠
    12. 纽
同筆畫
    1. 庒
    2. 妒
    3. 佚
    4. 㑅
    5. 宋
    6. 扵
    7. 闰
    8. 𠒀
    9. 汖
    10. 佋
    11. 屁
    12. 𠈀
小學古詩詞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村居》
初中古詩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 《逢入京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