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zhū

ㄓㄨ

部首 糸

部外 6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D51

左右結構

5544443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riy|xtfy

vfhjd

zmko

25990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部首 糸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7D51筆順 554444311234

絑 基本解釋

● 絑

zhū ㄓㄨˉ


  1. 同「朱」,硃紅色。
  2. 紅色繒。
【漢典】

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絑 zhū

形

(1) 大紅色 [bright red]

絑,純赤也。《虞書》丹朱如此。——《說文》

而絑弗能統也。——《淮南子·泰族》。注:「絑堯子也。」按,此字後出。《易》:朱紱方來;《詩》:我朱孔揚。只作朱。蓋赤心木引申之義。

(2) [名]∶赤色絲織品 [red silk fabrics]

絑,繒純赤色。——《字彙》

【漢典】
【未集中】【糸】 絑·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絑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絑·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𠀤音朱。【說文】純赤也。引《虞書》丹朱如此。○按《薛季宣·書古文訓》丹朱作丹絑。

又【類篇】一曰赤色繒。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絑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純赤也。《虞書》“丹朱”如此。从糸朱聲。章俱切

《說文解字注》

(絑)純赤也。純同𨣶。厚也。赤、南方色也。按市下云。天子朱市。諸侯赤市。然則朱與赤深淺不同。豳風。我朱孔陽。傳曰。朱、深纁也。陽、明也。許云。纁者淺絳。絳者大赤。葢純赤、大赤其異者微矣。鄭注禮經曰。凡染絳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朱則四入與。是朱爲深纁之說也。凡經傳言朱皆當作絑。朱其叚借字也。朱者、赤心木也。虞書丹朱如此。丹朱見咎繇謨。許所據壁中古文作丹絑。葢六經之絑僅見此処。朱行而絑廢矣。从糸。朱聲。章俱切。古音在四部。

【漢典】

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日语读音 SHIYU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虞韻 平聲 朱小韻 章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章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朱」 番生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26「絑」 包2.170「絑」 說文‧糸部「絑」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豬(zhu1)
    2. 蝫(zhu1)
    3. 秼(zhu1)
    4. 銖(zhu1)
    5. 橥(zhu1)
    6. 潴(zhu1)
    7. 诸(zhu1)
    8. 蛛(zhu1)
    9. 邾(zhu1)
    10. 侏(zhu1)
    11. 蠩(zhu1)
    12. 朱(zhu1)
同部首
    1. 紿
    2. 絋
    3. 緑
    4. 緿
    5. 繜
    6. 縎
    7. 紬
    8. 䋏
    9. 繝
    10. 䋕
    11. 䌍
    12. 䋞
同筆畫
    1. 骮
    2. 椀
    3. 愔
    4. 䇳
    5. 暑
    6. 軫
    7. 䇰
    8. 㢏
    9. 脹
    10. 榔
    11. 㼮
    12. 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