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ī

ㄕ

部首 糸

部外 5

總筆畫 11

𦂛 䌳 䌤 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D41

左右結構

5544443152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tbn

vfopd

zmyi

28912

拼音 shī

注音 ㄕ

部首 糸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7D41筆順 55444431525

絁 基本解釋

● 絁

shī ㄕˉ


  1. 一種粗綢:「丁歲輸綾~二丈。」
  2. 絹的別稱。

英語 rough, indelicate silk

法語 rugueux,soie indélicate

【漢典】

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絁

絁 shī

名

自蠶繭繅製得到白絲或以蠶絲織成的織物 [a coarse silk fabric]

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絁裘(粗綢皮衣);絁巾(粗質絲巾);絁布(粗厚似布的絲織物);絁紬(粗質絲織品);絁繻(粗質彩帛)

【漢典】

絁 國語辭典

絁ㄕshī
名
  1. 粗綢。清·任大椿《釋繒》:「絁質粗大,次于羅絹,故以之作巾,次于冕弁也。」

【漢典】
【未集中】【糸】 絁·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絁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絁·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𠀤音施。【說文徐註】䌳,今俗別作絁,非是。【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

又【廣韻】叱支切,音眵。義同。眵字原从貝从多。

【漢典】
【卷十三】【糸】

↳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絁」字頭,请參考「䌳」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粗緒也。从糸璽聲。式支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絁,非是。

《說文解字注》

(䌳)粗緒也。粗者,疏也。粗緒葢亦繒名。廣韵云:繒似布,俗作絁。玉裁按葢今之綿紬。从糸璽聲。式支切。十六部。

【漢典】

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日语读音 TSUMUG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hi1 [海陆腔] shi1粤语 si1潮州话 si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絁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𦂛
䌳
䌤
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䗐(shi1)
    2. 呞(shi1)
    3. 蓍(shi1)
    4. 獅(shi1)
    5. 酾(shi1)
    6. 䴓(shi1)
    7. 虱(shi1)
    8. 鉇(shi1)
    9. 狮(shi1)
    10. 帀(shi1)
    11. 鍦(shi1)
    12. 师(shi1)
同部首
    1. 紟
    2. 緥
    3. 䋎
    4. 䌚
    5. 絵
    6. 紉
    7. 紒
    8. 䋰
    9. 繓
    10. 綱
    11. 總
    12. 䋬
同筆畫
    1. 桾
    2. 符
    3. 㸺
    4. 㹀
    5. 㢺
    6. 着
    7. 㣨
    8. 盖
    9. 䖦
    10. 酛
    11. 豽
    12. 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