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ì

ㄓˋ

部首 糸

部外 5

總筆畫 11

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D29

左右結構

554444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rwy|xtgy

vfhqo

zmod

25980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糸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7D29筆順 55444431134

紩 基本解釋

● 紩

zhì ㄓˋ


  1. 縫,用針線連綴。《説文•糸部》:「紩,縫也。」《玉篇•糸部》:「紩,納也。」
  2. 縫合的地方。明方以智《東西均•盡心》;「訹者,箴工刺繡,不見其紩者也。」
  3. 用同「帙」。成套的書籍。明湯顯祖《紫簫記•㕛集》:「我相公玉笈金書,牙籤寶紩。」
  4. 索。《玉篇•糸部》:「紩,索也。」
  5. 經。《龍龕手鑑•糸部》:「紩,經也。」

英語 to sew

德語 absteppen, nähen ,flicken, reparieren

【漢典】

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紩 zhì

〈動〉

縫,用針線連綴 [sew]

以布而無緣,敝而紩之,謂之襤褸。——《方言》

又如:紩衣(縫補過的衣服)

【漢典】

紩 國語辭典

紩ㄓˋzhì
動
  1. 縫。漢·揚雄《方言·卷四》:「以布而無緣,敝而紩之,謂之襤褸。」

【漢典】
【未集中】【糸】 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紩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紩·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𠀤音秩。【說文】縫也。【玉篇】古文納也。索也。【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

又【集韻】敕栗切,音抶。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紩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縫也。从糸失聲。直質切〖注〗鉄,古文。

《說文解字注》

(紩)縫也。與上文縫爲轉注。黹下曰:鍼縷所紩衣也。凡鍼功曰紩。从糸。失聲。直質切。年二部。

【漢典】

紩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越南语 nhạu thắt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腔] zhit7 [梅县腔] zhit7粤语 dit6 zat6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質韻 入聲 秩小韻 直一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屑部 ;王力系统:定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紩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紩」 說文‧糸部「紩」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銍(zhi4)
    2. 庢(zhi4)
    3. 楖(zhi4)
    4. 迣(zhi4)
    5. 䱥(zhi4)
    6. 質(zhi4)
    7. 䏑(zhi4)
    8. 覟(zhi4)
    9. 忮(zhi4)
    10. 豒(zhi4)
    11. 㝂(zhi4)
    12. 雉(zhi4)
同部首
    1. 絣
    2. 綎
    3. 纊
    4. 纕
    5. 䌗
    6. 縒
    7. 絴
    8. 綢
    9. 紳
    10. 纀
    11. 䋚
    12. 絸
同筆畫
    1. 掋
    2. 䡊
    3. 隆
    4. 堄
    5. 𠊵
    6. 淫
    7. 掭
    8. 梱
    9. 㟠
    10. 強
    11. 梅
    12. 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