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hā

ㄕㄚ

部首 糸

部外 4

總筆畫 10

簡體 纱

沙 纱 𠋝 𦀛 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D17

左右結構

554444234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itt

vffh

zkm

29920

拼音 shā

注音 ㄕㄚ

部首 糸 部外 4總筆劃 10

基本區 7D17筆順 5544442343

通

紗 基本解釋

● 紗

shā ㄕㄚˉ


  1. 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棉~。紡~。
  2. 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羽~。窗~。~布。~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種帽子,後作官職的代稱。亦稱「烏紗帽」)。
  3. 像紗布的:鐵~。塑膠~。

英語 gauze, thin silk; yarn, thread

德語 Baumwollgarn (S)​,Musselin, Mousselin (eine Stoffart)​ (S)

法語 filé,gaze

【漢典】

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紗

紗 shā

名

(1) (會意。从糸( mì),从少。本義:輕細的絹)

(2) 輕細的絲麻織物,古時多以蠶絲爲之。古亦作「沙」[thin,tough silk]

白紗入緇,不染自黑。——漢· 王充《論衡》

綢緞一百三十卷,紗綾一百八十卷。——《紅樓夢》

又如:紗元(紙製的紗緞和元寶;祭品);紗絹(細薄絲織品的通稱;紗手帕);紗羅(輕軟細薄的絲織品的通稱);紗籠中人(喻命中富貴,可官至宰相)

(3) 麻、棉等紡成的細縷。俗稱「棉紗」或「麻紗」 [yarn]。

如:棉紗;紗廠(棉紡工廠)

(4) 今泛指用棉麻、化學纖維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經緯線稀疏的織品 [gauze]

溫溫土爐火,耿耿紗籠燭。——唐· 白居易《宿東亭曉興》

又如:紗帳(紗制帳幕);紗屜子(紗窗。舊時的窗戶分兩層,裏面一層多用紗糊,透明,通氣);紗帷(即紗帳);紗幌(紗制窗簾);喬其紗;泡泡紗;紗窗(蒙紗的窗戶);紗罩(蒙紗的燈罩;蒙紗的防蠅罩;煤氣燈上的主要附件)

常用詞組


紗布紗櫥紗錠紗巾紗帽紗門紗線
【漢典】

紗 國語辭典

紗ㄕㄚshā
名
  1. 輕軟細薄的絲織品。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紅樓夢·第一○五回》:「綢緞一百三十卷,紗綾一百八十卷。」

  2. 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物。如:「窗紗」、「鐵紗」。

  3. 用綿、麻紡成的細絲。如:「棉紗」、「紡紗」。唐·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形
  1. 用紗製成的。如:「紗帽」、「紗罩」。

【漢典】
【未集中】【糸】 紗·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紗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紗·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𠀤音沙。【玉篇】紗,縠也。【廣韻】絹屬。一曰紡纑也。【急就篇註】已紡而成謂之紗。【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沙。【註】素沙者,今之白縛也。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又【集韻】弭沼切,音眇。紗,微也。或作𠋝。【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又【韻補】叶桑河切。【劉楨·魯都賦】妖服旣工,刻畫綺紗。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漢典】
【卷十一】【水】

↳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紗”字頭,请參考“沙”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𢿱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𣲡,譚長說: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結切。

《說文解字注》

(沙)水𢿱石也。詩正義作水中散石,非是。水經注引與今本同。凡古人所引古書有是有非,不容偏信。大雅傳云:沙水旁也,許云:水散石。與毛不異。石散碎謂之沙,引伸之,凡生澁皆爲沙,如內則鳥沙鳴是。从水少。會意。水少沙見。釋其會意之恉。所加切。十七部。古音娑。從石作砂者,俗字也。古丹沙衹用此。楚東有沙水。此別一義也。水經注渠水篇曰:渠水,又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卽沙水也。音蔡。許愼正作沙音,言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


(𣲡)譚長說:沙或从尐。少尐二字皆見小部。尐者,少也。

【漢典】

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ɑ˥ 唐代读音 *shra日语读音 USUGINU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越南语 sa

客家话 [东莞腔] sa1 [沙头角腔] sa1 [陆丰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海陆腔] sa1 [梅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粤语 saa1潮州话 sê1

近代音 審母 家麻韻 平聲陰 沙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麻韻 平聲 鯊小韻 所加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歌部 ;王力系统:山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沙」。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沙」 走馬休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0   「沙」 說文‧水部 「沙」 睡.日甲41背 「紗」 「纱」 「紗」
  「沙」 五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16   「𣲡」 說文或體        
  「沙」 無鼎西周晚期集成2814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沙
纱
𠋝
𦀛
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唦(sha1)
    2. 煞(sha1)
    3. 桬(sha1)
    4. 砂(sha1)
    5. 纱(sha1)
    6. 痧(sha1)
    7. 乷(sha1)
    8. 铩(sha1)
    9. 硰(sha1)
    10. 鲨(sha1)
    11. 蔱(sha1)
    12. 㸺(sha1)
同部首
    1. 纊
    2. 縋
    3. 綉
    4. 縑
    5. 䌐
    6. 䋁
    7. 繥
    8. 絖
    9. 綱
    10. 䋟
    11. 繪
    12. 納
同筆畫
    1. 紜
    2. 挽
    3. 皌
    4. 栗
    5. 俵
    6. 㞘
    7. 祪
    8. 袙
    9. 㭨
    10. 帬
    11. 㖙
    12. 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