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uē

yāo

ㄩㄝ

ㄧㄠ

部首 糸

部外 3

總筆畫 9

簡體 约

约 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D04

左右結構

55444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qyy

vfpi

zrs

27920

拼音 yuē yāo

注音 ㄩㄝ ㄧㄠ

部首 糸 部外 3總筆劃 9

基本區 7D04筆順 554444354

通

約 基本解釋

● 約

yāo ㄧㄠˉ


  1. 均見「約」。

英語 treaty, agreement, covenant

德語 Verabredung, Treffen (S)​,Vereinbarung, Übereinkommen, Übereinkunft, Vertrag (S, Rechtsw)​,Vereinfachung, Kürzung (S, Math)​,einschränken, beschränken, in Schranken halten (V)​,sich treffen, jdn. einladen, sich verabreden, sich abmachen (V)​,sich vereinbaren, eine Vereinbarung treffen (V)​,einfach, kurzgefaßt, kurzgesagt, schlicht (Adj)​,gegen; ungefähr, etwa, annähernd, beinahe (Adj)​,sparsam, genügsam, wirtschaflich, ökonomisch (Adj, Wirtsch)​,gegen; ungefähr, etwa, an

法語 peser sur une balance,soupeser,prendre rendez-vous,inviter,environ,convenir de,convention,contrat

【漢典】

約 國語辭典

約ㄩㄝyuē
動
  1. 纏束、束縛。《文選·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唐·李商隱〈又效江南曲〉:「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2. 限制、管束。《論語·子罕》:「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主公可約馬退後,在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3. 協議、預先說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

  4. 定期相會。如:「約會」。宋·朱淑貞〈山查子·去年元夜時〉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5. 邀請。宋·陸游〈謝池春·七十衰翁〉詞:「玉壺春酒,約群仙同醉。」《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約齊了,都到庵裡來議鬧龍燈之事。」

  6. 省略。《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約其辭文,去其煩重。」《漢書·卷四·文帝紀》:「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

  7. 掠過。唐·韓愈〈獨釣〉詩四首之三:「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萍。」

  8. 數學上指約分。如:「10/20可以約成1/2。」

形
  1. 儉省。《論語·里仁》:「以約失之者,鮮矣。」《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建德性約素,不喜肉食。」

  2. 簡要、精練。《禮記·學記》:「其言也,約而達。」《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

  3. 窮困。《楚辭·宋玉·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南史·卷五五·吉士瞻傳》:「在郡清約,家無私積。」

  4. 柔弱、美好。如:「婉約」、「風姿綽約」。唐·鄭壁〈和襲美傷顧道士〉詩:「空留華表千年約,纔畢丹爐九轉功。」

  5. 隱微不明顯。如:「隱約」。唐·王孝通〈上緝古算經表〉:「其理幽而微,其形祕而約。」

副
  1. 大略、大概。如:「約計」、「約略」。《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縣此虵輩約以十數。」宋·許棐〈鷓鴣天·翠鳳金鸞繡欲成〉詞:「歸來玉醉花柔困,月濾窗紗約半更。」

名
  1. 預先說定共同遵守之事。如:「合約」、「毀約」、「條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度秦王雖齋,必負約不償城。」

【漢典】
【未集中】【糸】 約·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約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約·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却切,𠀤音葯。【說文】纏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

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註】約劑,要盟之載辭。【禮·曲禮】約信曰誓。【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

又【禮·坊記】君子約言。【疏】謂省約其言也。

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禮·坊記】小人貧斯約。【註】約猶窮也。

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何晏註】儉約無憂患。

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註】約,止也。

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音義】淖約,柔弱貌。

又【荀子·勸學篇】春秋約而不速。【註】文義隱約。

又【呂氏春秋】旄象之約。【註】約,節也。一曰美也。

又【楚辭·招魂】土伯九約。【註】屈也。

又姓。約續,古賢者,見【韓非子】。

又【廣韻】於笑切【集韻】一笑切【韻會】幺笑切,𠀤音要。【前漢·禮樂志】明德鄕治本約。【註】師古曰:約,讀曰要。

又【集韻】於敎切,音靿。屈也。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𠣩或作約,束也。

又【集韻】吉歷切,音激。纏也。

又同的。【枚乗·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註】約亦的字也。

【漢典】
【卷十三】【糸】

約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纏束也。从糸勺聲。於略切

《說文解字注》

(約)纏束也。束者、縛也。引申爲儉約。从糸。勺聲。於略切。二部。

【漢典】

約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ɛ˥; jɑu˥ 唐代读音 qiɑk日语读音 TSUZUMERU TSUZUMAYAKA韩语罗马 YAK YO现代韩语 약越南语 ước

客家话 [海陆腔] rok7 [客英字典] jok7 [台湾四县腔] jok7 [梅县腔] jok7 [沙头角腔] jok7 [客语拼音字汇] yog5 [宝安腔] jok7 [陆丰腔] jok7粤语 joek3

近代音 影母 蕭豪韻 入聲作去聲 嶽小空;影母 歌戈韻 入聲作去聲 嶽小空;中古音 影母 藥韻 入聲 約小韻 於略切 三等 開口;影母 笑韻 去聲 要小韻 於𥬇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沃部 ;王力系统:影母 藥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約」 包2.268「約」 說文‧糸部「約」 睡.法139「約」「约」 「約」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约
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矱(yue1)
    2. 曱(yue1)
    3. 约(yue1)
    4. 扚(yue1)
    5. 啘(yue1)
    6. 箹(yue1)
    7. 曰(yue1)
    8. 喓(yao1)
    9. 鴁(yao1)
    10. 约(yao1)
    11. 訞(yao1)
    12. 鴢(yao1)
    13. 夭(yao1)
    14. 玅(yao1)
    15. 䄏(yao1)
    16. 枖(yao1)
    17. 祅(yao1)
    18. 要(yao1)
    19. 腰(yao1)
同部首
    1. 絠
    2. 䋇
    3. 繹
    4. 綎
    5. 繘
    6. 絤
    7. 綒
    8. 縝
    9. 䌒
    10. 䌲
    11. 絒
    12. 䋚
同筆畫
    1. 㑛
    2. 䢔
    3. 圀
    4. 巹
    5. 钯
    6. 䒿
    7. 眨
    8. 亭
    9. 柈
    10. 幽
    11. 䒰
    12. 㑘
初中古詩詞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 《约客》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