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ī

ㄐㄧ

部首 竹

部外 6

總筆畫 12

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53

上下結構

31431411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ftf|tgdf

hmjj

maae

88441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竹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7B53筆順 314314113112

筓 基本解釋

● 筓

jī ㄐㄧˉ


  1. 同「笄」

英語 a hairpin on which the hair is bound at the back of the head. 15 of age

【漢典】
【未集上】【竹】 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筓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古奚切【韻會】【正韻】堅奚切,𠀤音雞。【說文】簪也。【禮·內則】十有五年而筓。【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筓而醴之,稱字。【釋名】筓,係也。所以係冠使不墜也。【儀禮疏】凡筓有二種,一是安髮之筓,男子、婦人俱有。一是爲冠筓,皮弁爵弁筓,惟男子有而婦人無也。

又大夫、士與妻用象,天子、諸侯之后、夫人用玉爲筓。【詩·鄘風】君子偕老,副筓六珈。【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

又地名。【左傳·成二年】師次于靡筓之下。【註】靡筓,山名。【括地志】靡筓山,一名磨筓山。在蔚州飛狐縣東北百五十里。【水經注】筓頭山,在潘城南。

【漢典】
【卷五】【竹】

↳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筓”字頭,请參考“笄”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簪也。从竹幵聲。古兮切

《說文解字注》

(筓)兂也。兂各本作簪。今正。兂下曰:首筓也。俗作簪。戴氏曰:無冠筓而冕弁有筓,筓所以貫之於其左右,是以冠無之。凡無笄者纓。冕制:延前圓垂旒,後方。延有紐,自延左右垂,筓貫之以爲固。紘以組,自頤屈而上,左右屬之筓,垂其餘。凡冕弁筓,有筓者紘。記曰:天子冕而朱紘,諸侯冕而靑紘。士冠禮:皮弁筓,爵弁筓,朱組紘纁邊。从竹幵聲。古兮切。古音在十二部。

【漢典】

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韩语罗马 KYEY现代韩语 계越南语 kê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i5 [客英字典] gi1 gi5 [海陆腔] gi5 gi1 [宝安腔] gi5 gi1 [台湾四县腔] gi5 gi1潮州话 gi1

韵书 中古音
【漢典】

筓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幾(ji1)
    2. 耭(ji1)
    3. 𠔸(ji1)
    4. 隮(ji1)
    5. 稽(ji1)
    6. 跻(ji1)
    7. 𠔛(ji1)
    8. 錤(ji1)
    9. 朞(ji1)
    10. 羈(ji1)
    11. 𠔐(ji1)
    12. 嗘(ji1)
同部首
    1. 篅
    2. 篗
    3. 竿
    4. 籔
    5. 筛
    6. 䉹
    7. 篶
    8. 筮
    9. 䉑
    10. 䇾
    11. 䈀
    12. 筤
同筆畫
    1. 旔
    2. 靓
    3. 偨
    4. 鹃
    5. 𠘁
    6. 缐
    7. 彘
    8. 鄍
    9. 港
    10. 黍
    11. 锍
    12. 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