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n

ㄑㄧㄣˊ

部首 禾

部外 5

總筆畫 10

𣜈 𥘿 𥠼 𥢮 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9E6

上下结构

11134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wtu

qkhd

comf

50904

拼音 qín

注音 ㄑㄧㄣˊ

部首 禾 部外 5總筆劃 10

統一碼 79E6筆順 1113431234

次 通 標

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秦

qín ㄑㄧㄣˊ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和甘肅省一帶:朝(zhāo )~暮楚。~晉之好。~樓楚館(舊時指妓院)。
  2. 中國朝代名:~代。~鏡高懸(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亦稱“明鏡高懸”)。
  3. 中國陝西省的別稱。

英語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德語 Qin (Eig, Fam)​,Qin, auch Ch’in oder Ts’in, (778 v. Chr. – 207 v. Chr.)​ war ein Königreich in China während de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sowie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Der Staat Qin verfolgte eine expansive Politik, die dazu führte, dass es ganz China zum ersten Mal vereinte und zur Gründung der Qin-Dynastie führte. Der Ahnenname des Hauses Qin lautet Yíng 嬴, der Clanname ebenso wie das Reich: Qin.

法語 riz,(nom de famille)​

© 漢典

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秦 Qín

〈名〉

(1) (會意。從禾,從舂省。本義:禾名。假借爲專名用字)

(2) 秦,部落名 [Qin tribe]。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後代

秦, 伯益之後所封國。——《說文》。 朱駿聲曰:“地宜禾,在今 甘肅秦州清水縣。”

(3) 古國名 [Qin state]。秦襄公始立國,孝公時,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定都咸陽

(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國(在今陝西甘肅一帶)統一全中國後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 [the Qin Dynasty]

秦王不說。——《戰國策·魏策》

秦滅 韓亡 魏。

秦王色撓。

(5)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遙遠,互不相關);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權)

(6) 漢時西域諸國沿稱中國爲秦 [China]

昔爲形與影,今爲胡與 秦。——《樂府詩選》

(7) 又如:秦人(秦代統一後,北方與西方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爲秦人);秦地(漢時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呼)

(8) 古地區名 [Qin district]指今陝西省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爲秦國地,故名。如:秦聲(陝、甘一帶的戲曲音樂);秦川(古地區名。在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秦弓(指古時秦地所產的弓);秦客(秦地來的人)

(9) 陝西省的簡稱 [Shanxi province]。如: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中(古地區名。指今陝西中部平原地區)

(10) 通“螓”。蟬的一種。螓首 [a cicada-like insect]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常用詞組


秦歡晉愛秦皇島市秦椒秦晉秦晉之緣秦鏡高懸秦嶺秦皮秦腔秦越秦篆
© 漢典

秦 國語辭典

秦ㄑㄧㄣˊqín
名
  1. 朝代名。參見「秦朝 」條。

  2. 大陸地區陝西省的簡稱。

  3. 姓。如宋代有秦觀。

© 漢典
【午集下】【禾】 秦·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秦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秦·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古文〕𣜈【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𠀤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文】一曰秦,禾名。

又叶慈良切,音牆。【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 漢典
【卷七】【禾】

秦 《说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𥠼,籒文秦从秝。匠鄰切

『說文解字注』

(秦)伯益之後所封國。鄭詩諩曰。秦者、隴西谷名。於禹貢近雍州鳥鼠之山。堯時有伯翳者。實臯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旣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獸。賜姓曰嬴。歷夏商興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孫非子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封非子爲附庸。邑之於秦谷。至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秦之變風始作。按伯益、伯翳實一人。臯陶之子也。今甘肅秦州淸水縣有故秦城。漢地理志之隴西秦亭、秦谷也。地宜禾。从禾、舂省。地宜禾者、說字形所以从禾从舂也。職方氏曰。雍州穀宜黍稷。豈秦穀獨宜禾與。匠鄰切。十二部。按此字不以舂禾會意爲本義、以地名爲本義者、通人所傳如是也。一曰秦、禾名。此别一義。


(𥠼)籒文秦。从秝。

© 漢典

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唐代读音 *dzhin韩语罗马 CIN现代韩语 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in2 [陆丰腔] cin3 [东莞腔] cin2 [海陆腔] cin2 [梅县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in2 [宝安腔] cin2 [客语拼音字汇] qin2粤语 ceon4

近代音 清母 真文韻 平聲陽 秦小空;中古音 從母 眞韻 平聲 秦小韻 匠鄰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先部 ;王力系统:從母 真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秦」 甲571合32742「秦」 史秦鬲商代晚期集成468「秦」 包2.132「秦」 說文籀文「秦」 睡.雜5「秦」
「秦」 甲794合30339「秦」 冉土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39「秦」 郭.窮.7「秦」 說文‧禾部
「秦」 後2.37.8合299「秦」 師酉簋西周中期集成4291「秦」 天卜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𣜈
𥘿
𥠼
𥢮
𥣠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覃(qin2)
    2. 鈫(qin2)
    3. 斳(qin2)
    4. 菳(qin2)
    5. 珡(qin2)
    6. 琴(qin2)
    7. 䦦(qin2)
    8. 㪁(qin2)
    9. 澿(qin2)
    10. 菦(qin2)
    11. 㘦(qin2)
    12. 䇒(qin2)
同部首
    1. 利
    2. 秮
    3. 秂
    4. 穃
    5. 䅰
    6. 䅣
    7. 䅋
    8. 穱
    9. 䅾
    10. 稩
    11. 稗
    12. 䅏
同筆畫
    1. 䇈
    2. 娡
    3. 舨
    4. 砶
    5. 诽
    6. 烩
    7. 㑤
    8. 這
    9. 㖒
    10. 铇
    11. 浿
    12. 唟
初中古詩詞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 《泊秦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唐·许浑 《咸阳城东楼》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