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ū

ㄑㄧㄡ

部首 禾

部外 4

總筆畫 9

秌 𤇫 𥝛 𥡄 𥡌 𥣨 𥤚 𥤛 𥤠 𧇸 𪔁 𪚼 𪛁 鞦 穐 龝 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CB

左右結構

312344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oy

hdf

mfuo

29980

拼音 qiū

注音 ㄑㄧㄡ

部首 禾 部外 4總筆劃 9

基本區 79CB筆順 312344334

常 通 標

秋 基本解釋

● 秋

(⓮鞦)

qiū ㄑㄧㄡˉ


  1. 莊稼成熟的時期。《説文•禾部》:「秋,禾穀孰也。」《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2.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七月至九月。《詩•衛風•氓》:「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3. 指一年。《史記•梁孝王世家》:「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
  4. 日子;時期。《史記•李斯列傳》:「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驚之時,而游説者之秋也。」
  5. 愁。《廣雅•釋話四》:「秋,愁也。」
  6. 飛翔貌;騰躍貌。《荀子•解蔽》:「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
  7. 五色以白為秋。《爾雅•釋天》:「秋為白藏。」
  8. 喻容顏衰老。北周庾信《竹杖賦》:「並皆年華未暮,容貌先秋。」
  9. 五行以金為秋。《春秋繁露•五行對》:「水為冬,金為秋。」
  10. 方位以西為秋。《文選•張衡〈東京賦〉》:「飛雲龍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11. 五音以商為秋。《文選•謝莊〈月賦〉》:「聆皐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
  12. 方言。劣貨。《崇明縣志•方言》:「貨劣曰秋。」
  13. 通「萩」。蒿草。《墨子•經説下》:「若楹輕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14. 「鞦」的簡化字。
  15. 姓。《集韻•尤韻》:「秋,姓。」

英語 autumn, fall; year

德語 Herbst (S)​,Qiu (Eig, Fam)

【漢典】

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秋

秌、穐 qiū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爲蟋蟀形,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另一寫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義:收成,成熟的莊稼)

(2) 同本義 [harvest;mature]

秋,禾穀熟也。——《說文》

秋爲白藏。又,秋爲收成。——《爾雅》

秋者,少陰之選也。——《春秋繁露·官制象無篇》

百穀名以其初生爲春,熟爲秋,故麥以孟夏爲秋。——《月令章句》

處處田疇盡有秋。——宋· 范成大《顏橋道中》

收過了秋,天氣一涼,病就重起來。——趙樹理《福貴》

又如: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秋麥(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穀物);秋成(指秋天成熟的莊稼);秋苗(也稱秋稅。官府徵收的秋熟穀物賦稅);秋實(秋季成熟的穀物及果實);秋登(秋季穀物成熟)

(3) 秋季 [autumn]。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月、九月和十月這三個月

秋以爲期。——《詩·衛風·氓》

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韓愈《送惠師》

又如:秋場(秋試。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中試者爲舉人);秋獮冬狩(秋天打獵稱「秋獮」,冬天打獵叫「冬狩」);秋糧(秋季徵收的田賦);秋薦(秋場);秋零(秋氣肅殺,景物凋零);秋葉(秋天的落葉);秋嚴(秋氣肅殺);秋黃(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

(4) 年 [year]

上與樑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史記》

(5) 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 [period of time]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

效命之秋。——《史記·魏公子列傳》

不問之秋。——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千秋(很長久的時間);秋丁(舊時農曆八月第一個丁日是祭祀孔子的日子)

(6) 姓

詞性變化


◎ 秋 qiū

〈形〉

(1) 悲愁 [sad]

秋之爲言愁也。——《禮記·鄉飲酒義》

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

(2) 奔騰的樣子 [gallopping]。

如:秋秋(飛舞、奔騰的樣子)

(3) 喻容顏衰老 [old and feeble]

胡未滅,鬢先秋。——陸游《訴衷情》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顏。——李白《春日獨酌》

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鬢(衰白的鬢髮);秋顏(衰老的容顏)

(4) 在五行中屬金,方位屬西方,在樂爲商,在色爲白 [west]。

如:秋方(西方);秋官(傳說中五官之一,屬白雲,掌五行之金);秋陸(指西方)

(5) 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時,秋爲金,其色白,故指白色 [white]

春容舍我去,秋髮已衰改。——李白《古詩五十九首》

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鬢(蒼白的鬢髮);秋霜(喻白髮);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練(潔白的絲絹)

(6) 秋主肅殺,古因稱與律令刑獄有關之事爲秋 [legal]。

如:秋曹(刑部的別稱);秋憲(指司法、監察官員及官署;刑法)

常用詞組


秋播秋菜秋分秋風秋風過耳秋風掃落葉秋高氣爽秋耕秋灌秋海棠秋毫秋毫無犯秋後算帳秋季秋景秋老虎秋涼秋糧秋令秋娘鞦韆秋色秋試秋審秋收秋收起義秋熟秋霜秋水秋天秋闈秋汛秋征
【漢典】

秋 國語辭典

秋ㄑㄧㄡqiū
名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2.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3.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 姓。如清代有秋瑾。

形
  1.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漢典】
【午集下】【禾】 秋·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秋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秋·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4

〔古文〕𥤛𪚼龝𪔁【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𠀤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𨻰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又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又【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又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又【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又春秋,魯史名。

又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又姓。

又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又【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漢典】
【卷七】【禾】

秋 《說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禾穀孰也。从禾,𤒅省聲。𥤛,籒文不省。七由切

《說文解字注》

(秋)禾穀孰也。其時萬物皆老,而莫貴於禾穀,故从禾。言禾復言穀者,晐百穀也。禮記曰:西方者秋,秋之爲言揫也。从禾,𪚰省聲。七由切。三部。


(𥤚)籒文不省。

【漢典】

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ou˥ 日语读音 AKI TOKI韩语罗马 CHWU现代韩语 추越南语 th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iu1 [梅县腔] ciu1 [海陆腔] ciu1 [宝安腔] c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iu1 [沙头角腔] tsieu1 [东莞腔] ciu1 [客语拼音字汇] qiu1粤语 cau1

近代音 清母 尤侯韻 平聲陰 秋小空;中古音 清母 尤韻 平聲 秋小韻 七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蕭部 ;王力系统:清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秋」 安4.15合8555「秋」 亞秋舟爵商代晚期集成8782「秋」 包2.213「𥤚」 說文籀文「秋」 睡.日甲1「秋」
「秋」 甲3642合33233「秋」 包牘1「秋」 說文‧禾部
「秋」 京津2444「秋」 郭.語1.40、4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秌
𤇫
𥝛
𥡄
𥡌
𥣨
𥤚
𥤛
𥤠
𧇸
𪔁
𪚼
𪛁
鞦
穐
龝
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鹙(qiu1)
    2. 蚯(qiu1)
    3. 龝(qiu1)
    4. 鞦(qiu1)
    5. 鰍(qiu1)
    6. 𠀌(qiu1)
    7. 鶖(qiu1)
    8. 秌(qiu1)
    9. 穐(qiu1)
    10. 鳅(qiu1)
    11. 楸(qiu1)
    12. 媝(qiu1)
同部首
    1. 秂
    2. 稢
    3. 䅶
    4. 䅞
    5. 稘
    6. 秨
    7. 䅏
    8. 䅸
    9. 穤
    10. 稪
    11. 秺
    12. 䄭
同筆畫
    1. 䎟
    2. 㕟
    3. 咽
    4. 枳
    5. 兙
    6. 虻
    7. 绔
    8. 洴
    9. 䏣
    10. 养
    11. 茙
    12. 钣
小學古詩詞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悯农》(其一)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宋·叶绍翁 《夜书所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 《望洞庭》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 《秋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詩詞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 《观沧海》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 《秋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清·谭嗣同 《潼关》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 《野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