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ǐ

mí

ㄋㄧˇ

ㄇㄧˊ

部首 示

部外 5

總筆畫 10

繁體 禰

禰 袮 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962

左右結構

452435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qi

ifnf

wsrk

37292

拼音 nǐ mí

注音 ㄋㄧˇ ㄇㄧˊ

部首 示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7962筆順 452435234

標

祢 基本解釋

● 祢

(禰)

mí ㄇㄧˊ


  1. 同“禰”。《集韻•薺韻》:“禰,或作祢。”按:今為“禰”的簡化字。

英語 one's deceased father

德語 Bethaus (S)

法語 plaque commémorative dans un temple pour un père décédé,tu (en s'adressant à Dieu)​,toi (Dieu)​,(nom de famille)​,temple du père décédé

【漢典】

祢 詳細解釋

見「禰」。

【漢典】
【午集下】【示】 祢·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祢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 祢·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集韻】乃禮切,音𩍦。【揚雄·蜀都賦】宗厥祖祢。【字彙補】同禰。

【漢典】
【卷一】【示】

↳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祢」字頭,请參考「禰」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親廟也。从示爾聲。一本云古文𥜬也。泥米切 新附

《說文解字注》

文六十三 重十三六十三,鍇本作六十五。禫下有禰𥛜二字,云:禰,秋畋也,从示爾聲。𥛜,祝也,从示虘聲。卽犬部之𤣔,言部之詛也。用此知説文多爲淺人增竄,部末凡數多非原文。示部鉉六十三,鍇六十五,可證。又鉉新附有禰祧祆祚四字。禰訓親廟,泥米切,據五經文字序,若祧禰逍遥之類,説文漏略,今得之於字林。禰廟之字,許意葢欲以爾邇槩之。周禮故書祧作濯,鄭司農濯讀爲祧。或許君意在别裁,謂祧字不古,當從故書。祆則後人杜𢰅,祚則胙之俗也。然則今可用乎,曰祆於經無所用之,祚則用胙,祧則鄭時禮經固爾,吕忱已補入字林。禰字自今文堯典早有此字,何休云:父死稱考,入廟稱禰。舊説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故从示㫄爾。行之久遠,安可不用也。

【漢典】

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 日语读音 KATASHIRO韩语罗马 NI现代韩语 니

粤语 nei4 nei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禰」。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禰」 說文‧示部「禰」 「祢」「祢」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禰
袮
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瓕(mi2)
    2. 㸏(mi2)
    3. 迷(mi2)
    4. 禰(mi2)
    5. 䉲(mi2)
    6. 瀰(mi2)
    7. 靡(mi2)
    8. 㜷(mi2)
    9. 縻(mi2)
    10. 䕳(mi2)
    11. 檷(mi2)
    12. 瞴(mi2)
同部首
    1. 祒
    2. 神
    3. 祿
    4. 䄇
    5. 禡
    6. 祮
    7. 祣
    8. 䄈
    9. 䄎
    10. 䄤
    11. 祳
    12. 禘
同筆畫
    1. 㛉
    2. 㤢
    3. 眈
    4. 𠗌
    5. 迷
    6. 钡
    7. 癸
    8. 尛
    9. 昴
    10. 者
    11. 迵
    12. 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