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ián

ㄇㄧㄢˊ

部首 目

部外 5

總筆畫 10

瞑 𥉦 𥺠 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720

左右結構

251115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nan

burvp

lyhd

67047

拼音 mián

注音 ㄇㄧㄢˊ

部首 目 部外 5總筆劃 10

基本區 7720筆順 2511151515

常 通 標

眠 基本解釋

● 眠

mián ㄇㄧㄢˊ


  1. 睡覺:安~。長~。失~。
  2. 某些動物一定時期內像睡眠那樣不食不動:初~。冬~。
  3. 倒臥:一日三~三起。
  4. 橫放:「~琴綠陰」。

英語 close eyes, sleep; hibernate

德語 Schlafenszeit (S)​,Schlafzimmer (S)​,Schläfrigkeit, Schlaf (S)​,schlafen (V)

法語 sommeil

【漢典】

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眠

瞑 mián

動

(1) (形聲。從目,民聲。本義:閉上眼睛)

(2) 同本義 [close one's eyes]

眠,寐也。——《玉篇》

吾子有疾,雖不能省視,而竟夕不眠。——《後漢書·第五倫傳》

致命於帝,然後得眠些。——《楚辭·招魂》

餘峨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山海經·東山經》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齋志異·狼》

(3) 睡覺 [sleep]

不眠憂戰伐。——杜甫《宿江邊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4) 又如:不眠之夜;失眠(夜間睡不着);安眠(安穩地熟睡);眠食(睡眠和飲食)

(5) 橫臥;平放 [lie]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司空圖《詩品》

(6) 又如:眠桅(橫倒桅杆);眠倒(橫倒;放下)

(7) 草木偃伏 [fall]。如:眠芊(猶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

(8) 某些動物的一種生理狀態,在一段時間內不食不動 [dormancy]。如:蠶眠;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眠蠶(蛻皮時進入休眠狀態的蠶)

(9) 用藥後的中毒反應 [anesthesia]。如:眠眩(服藥或敷藥後的中毒反應);眠藥(麻醉藥)

常用詞組


眠思夢想
【漢典】

眠 國語辭典

眠ㄇㄧㄢˊmián
動
  1. 睡。如:「安眠」。唐·韋應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 昆蟲因蛻皮或入冬後藏伏不動不食。如:「蠶眠」、「冬眠」。

  3. 裝死。《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

形
  1. 偃伏的。如:「眠柳」。

  2. 橫擺的、平放的。如:「眠琴」。

【漢典】
【午集中】【目】 眠·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眠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眠·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古文〕𥺠【唐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正韻】莫堅切,𠀤麫平聲。【說文】翕目也。【釋名】泯也。無知泯泯也。【玉篇】寐也。【後漢·第五倫傳】竟夕不眠。【三國志·趙雲傳】先主與雲同牀眠臥。【列子·周穆王篇】西極古莽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東極阜落國,其民常覺而不眠。

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又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杜甫詩】沙上鳧雛傍母眠。

又【宋史·禮志】諸王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

又芊眠,茂密貌。【陸機·文賦】淸麗芊眠。【註】文采茂密貌。

又色深貌。一曰遙視闇未明也。【張衡·南都賦】靑冥䀒瞑。【註】言林木眾色幽昧也。䀒瞑與芊眠同。互見䀒字註。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彌殄切,麫上聲。【揚子·方言】楚郢謂欺謾爲眠娗。一曰偄劣。

又【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諉。【註】眠娗,不開通貌。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又【集韻】眠見切,音麫。【類篇】偃息也。

又【博雅】眠眩,亂也。【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或謂之眩。

又【韻會】或作泯。【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視眩眠而無見。【前漢書】作眩泯。【師古曰】目不安也。

又【集韻】彌盡切,音泯。視也。 【說文】本作瞑。从目冥,會意。

【漢典】
【卷四】【目】

↳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眠」字頭,请參考「瞑」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翕目也。从目、冥,冥亦聲。武延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眠,非是。

《說文解字注》

(瞑)翕目也。釋詁、毛傳皆曰:翕,合也。莊子:晝瞑。據槁梧而瞑。引伸爲瞑眩。从目冥。韵會引小徐曰會意。此以會意包形聲也。武延切。按古音在十一部。俗作眠,非也。

【漢典】

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æn˧˥ 唐代读音 *men日语读音 NEMURU NEMURI韩语罗马 MYEN现代韩语 면越南语 miên

客家话 [海陆腔] min2 min3 min1 [客英字典]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min3 min1 [东莞腔] min2 [陆丰腔] min3 [梅县腔]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2 min2 [宝安腔] min2粤语 min4

近代音 明母 先天韻 平聲陽 眠小空;中古音 明母 先韻 平聲 眠小韻 莫賢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先部 ;王力系统:明母 真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眠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瞑
𥉦
𥺠
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㐷(mian2)
    2. 㒙(mian2)
    3. 宀(mian2)
    4. 䒥(mian2)
    5. 婂(mian2)
    6. 㝰(mian2)
    7. 㮌(mian2)
    8. 矏(mian2)
    9. 䏃(mian2)
    10. 綿(mian2)
    11. 棉(mian2)
    12. 杣(mian2)
同部首
    1. 䀕
    2. 眛
    3. 䁈
    4. 眰
    5. 䀔
    6. 睼
    7. 䀮
    8. 䀳
    9. 䁖
    10. 䁷
    11. 瞶
    12. 瞖
同筆畫
    1. 𠒓
    2. 缹
    3. 庫
    4. 耕
    5. 㳭
    6. 㧱
    7. 眜
    8. 绤
    9. 桠
    10. 浻
    11. 舱
    12. 恏
初中古詩詞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宋·苏轼 《水调歌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