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àng

ㄉㄤˋ

部首 皿

部外 12

總筆畫 17

簡體 荡

燙 𡐀 𡑑 𣻭 𥂳 𧑘 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6EA

上下结构

441251113533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jgl

ehbt

vkol

36102

拼音 dàng

注音 ㄉㄤˋ

部首 皿 部外 12總筆劃 17

統一碼 76EA筆順 44125111353325221

通

盪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盪

dàng ㄉㄤˋ

     ◎ 同“蕩”。

英語 to toss about; to swing; to rock

德語 schütteln, erschüttern ,schütteln (V)

法語 remuer,agiter,troubler

© 漢典

盪 國語辭典

盪ㄉㄤˋdàng
動
  1. 洗滌、洗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習若自然,卒難洗盪。」明·張岱〈岱志〉:「江北地土,其中多有千巖萬壑,特無九年洪水為之盪滌漱剔,一出其真面目耳。」

  2. 掃除、掃蕩。《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西盪河源,東澹海漘。」《宋書·卷七七·顏師伯傳》:「苟思達、龐孟虯等又追虜至杜梁,虜眾多,四面俱合,平面參軍童太壹及苟思達等並單騎出盪,應手披靡。」

  3. 擺動、搖動。如:「盪舟」、「盪鞦韆」。南朝梁·江淹〈悼室人〉詩一○首之二:「帳裡春風盪,簷前還燕拂。」

  4. 交替、推移。《易經·繫辭上》:「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 漢典
【午集中】【皿】 盪·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盪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盪·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2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正韻】徒黨切,𠀤唐上聲。與蕩同。【說文】滌器也。

又【廣韻】滌盪,搖動貌。

又【集韻】【韻會】大浪切【正韻】徒浪切,𠀤唐去聲。【增韻】推盪也。【易·繫辭】八卦相盪。【註】言運化之推移也。【釋文】諸家作蕩,唯王肅音唐黨切。

又【類篇】動也。【左傳·昭二十六年】震盪播越。【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也。

又滌也。一曰放也。【前漢·藝文志】盪意平心。

又【丙吉傳】𠋫伺胡組郭徴卿,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盪。【註】放也。

又【爾雅·釋訓】盪盪,僻也。【疏】弗思之僻也。【前漢·郊祀志】求之盪盪,如繫風捕景。

又大貌。【揚雄·河東賦】參天地而獨立兮,廓盪盪其亡雙。

又直盪,官名。見【隋書·百官志】。

又直盪,旗名。見【宋史·儀衞志】。

又跳盪,軍名。【唐書·百官志】矢石未交,陷堅突衆敵,因而敗者曰跳盪。

又漢宮名。【三輔黃圖】駘蕩宮。

又作駘盪,云春時景色駘蕩也。【註】蕩,盪字同。

又【韻會小補】通作湯。【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註】猶盪滌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大浪切【正韻】徒浪切,𠀤音宕。亦動也。

又【廣韻】【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盪突,亦作傏𠊲,通作唐突。

又【廣韻】吐郞切【集韻】他郞切,𠀤音湯。亦盪突也。

又【隋大業末童謠】上山喫鹿獐,下山喫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

又【鄭熊·番禺記】廣俗,壻未見妻之父母,先飲一大杯,曰盪風。今俗有盪風冒雪之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浪切,湯去聲。亦滌器也。

又行也。【論語】奡盪舟。【註】陸地行舟也。

© 漢典
【卷五】【皿】

盪 《说文解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滌器也。从皿湯聲。徒朗切文二十五 重三

『說文解字注』

(盪)滌器也。水部曰。滌、洒也。洒、滌也。此字从皿。故訓滌器。凡貯水於器中。搖蕩之去滓或以磢垢瓦石和水吮?之。皆曰盪。盪者、滌之甚者也。易曰。八卦相盪。左傳。震盪播越。皆引伸之義。郊特牲曰。滌蕩其聲。注。滌蕩猶搖動也。蕩者、盪之假借。从皿。湯聲。徒朗切。十部。

© 漢典

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ɑŋ˥˧ 唐代读音 dhɑ̌ng日语读音 ARAU UGOKU韩语罗马 THANG现代韩语 탕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ong5 tong3 [宝安腔] tong5 [陆丰腔] tong6 [客英字典] tong5 [海陆腔] tong5 tong3 [梅县腔] tong5 [客语拼音字汇] tong1 tong4粤语 dong6

近代音 透母 江陽韻 去聲 盪小空;中古音 透母 唐韻 平聲 湯小韻 吐郎切 一等 開口;透母 宕韻 去聲 儻小韻 他浪切 一等 開口;定母 蕩韻 上聲 蕩小韻 徒朗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盪」 說文‧皿部「盪」「荡」 「盪」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燙
𡐀
𡑑
𣻭
𥂳
𧑘
簜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氹(dang4)
    2. 壋(dang4)
    3. 瓽(dang4)
    4. 当(dang4)
    5. 蕩(dang4)
    6. 璗(dang4)
    7. 闣(dang4)
    8. 愓(dang4)
    9. 蘯(dang4)
    10. 圵(dang4)
    11. 潒(dang4)
    12. 逿(dang4)
同部首
    1. 䀄
    2. 盙
    3. 簠
    4. 盕
    5. 盖
    6. 䀇
    7. 盧
    8. 盜
    9. 㿻
    10. 盞
    11. 盒
    12. 盥
同筆畫
    1. 懭
    2. 薲
    3. 謢
    4. 藆
    5. 䳐
    6. 㯼
    7. 螳
    8. 䠙
    9. 瀞
    10. 嚊
    11. 䤻
    12. 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