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ué

ㄐㄩㄝˊ

部首 疒

部外 10

總筆畫 15

厥 欮 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61A

左上包圍結構

41341431523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ubw

ktuo

tuzr

00182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部首 疒 部外 10總筆劃 15

基本區 761A筆順 413414315233534

瘚 基本解釋

● 瘚

jué ㄐㄩㄝˊ


  1. 氣逆。也作「厥」。《急就篇》:「瘧瘚瘀痛瘼温病。」顔師古注:「瘚者,氣從下起,上行叉心脇也。」《説文•疒部》:「瘚,屰气也。」《廣韻•月韻》:「瘚,氣逆。」《正字通•疒部》:「瘚,通作厥。」《靈樞經•邪氣藏府病形》:「(脾脈)緩甚為痿瘚。」

英語 to hiccough; the humours of the body

【漢典】
【午集中】【疒】 瘚·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瘚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 瘚·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月切,音厥。【說文】逆气也。【廣韻】氣逆。【博雅】瘚,病也。【韓詩外傳】無使小民飢寒,則瘚不作。

又【正字通】通作厥。【內經厥論】陽氣衰于下爲寒厥,隂氣衰于下爲熱厥。【註】厥者,逆也。下氣逆上,卒乍眩仆,輕者漸蘇,重者不起,隂陽之氣衰于內,故二厥由之而生。

又【集韻】其月切,音𧤼。義同。 【集韻】或作欮。

【漢典】
【卷七】【疒】

瘚 《說文解字》

【卷七】【疒】
《說文解字》

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欮,瘚或省疒。居月切

《說文解字注》

(瘚)屰气也。釋名曰:厥,逆氣,從下蹷起,上行入心脅也。高誘呂覽注曰:蹷逆,寒疾也。从𤕫从屰欠。欠猶气也。居月切。十五部。

(欮)瘚或省𤕫。厂部厥用爲聲。

【漢典】

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ɛ˧˥

客家话 [海陆腔]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粤语 gyut3 kyut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厥小韻 居月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欮」 師湯父鼎西周中期集成2780「瘚」 說文‧疒部「瘚」
「欮」 說文或體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厥
欮
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䦆(jue2)
    2. 壆(jue2)
    3. 刔(jue2)
    4. 蟨(jue2)
    5. 矞(jue2)
    6. 𠄑(jue2)
    7. 䏐(jue2)
    8. 叕(jue2)
    9. 㭾(jue2)
    10. 弡(jue2)
    11. 崛(jue2)
    12. 㷾(jue2)
同部首
    1. 㽳
    2. 㾰
    3. 㾆
    4. 瘖
    5. 痗
    6. 㾂
    7. 㾌
    8. 㾑
    9. 痉
    10. 㾤
    11. 癁
    12. 㾹
同筆畫
    1. 儏
    2. 錓
    3. 衜
    4. 氀
    5. 蕂
    6. 醃
    7. 瘜
    8. 䛯
    9. 㹌
    10. 篋
    11. 䙓
    12. 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