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ì

ㄑㄧˋ

部首 瓦

部外 10

總筆畫 15

𤭝 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508

左右结构

3251111234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sn|thsy

hdmvn

nlys

21917

拼音 qì

注音 ㄑㄧˋ

部首 瓦 部外 10總筆劃 14

統一碼 7508筆順 32511112341554

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甈

qì ㄑㄧˋ

  1. 破瓦壺。
  2. 盎、缶一類的瓦器。
  3. 破裂:“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剛則~,柔則壞。”
© 漢典
【午集上】【瓦】 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甈 《康熙字典》

【午集上】【瓦】 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去例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憩。【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康,空也。康瓠,瓦爲之。

又【博雅】甈,𤮭也。【釋文】甈,去滯反。【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釋文】甈,㕁罽反。

又【韻會】燥也,破裂也。【博雅】甈裂也。【揚子·法言】甄陶天下者在和。剛則甈,柔則坯。【註】甈,破瓦。

又破罌也。坯土疎不黏,治天下亦猶是也。

又【唐韻】魚例切【集韻】【韻會】牛例切【正韻】倪制切,𠀤音詣。義同。【說文】康瓠,破甖。

又【集韻】九芮切,音劂。

又魚列切,音孽。義𠀤同。

又丘傑切,音朅。𤮭也。 【集韻】或作𤮅𤭝。

© 漢典
【卷十二】【瓦】

甈 《说文解字》

【卷十二】【瓦】
『說文解字』

康瓠,破罌。从瓦臬聲。𤮅,甈或从埶。魚例切

『說文解字注』

(甈)康瓠。句。按當有謂之甈三字。破罌也。康之言空也。瓠之言壺也。空壺謂破罌也。罌已破矣。無所用之。空之而巳。釋器曰。康瓠謂之甈。甈之言滯而無用也。法言曰。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剛則甈。柔則坯。此引申之義也。从瓦。臬聲。魚列切。十五部。廣韵五計切。玉篇邱滯切。


(𤮅)甈或从埶。埶聲古與臬聲同。是以臬多叚藝爲之。

© 漢典

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i5 hi5 [海陆腔] ngi5 hi5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hi5粤语 hei3潮州话 ki3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霽韻 去聲 詣小韻 五計切 四等 開口;溪母 祭韻 去聲 憩小韻 去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曷部 ;溪母 曷部 ;王力系统:疑母 月部 ;溪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甈」 說文‧瓦部「甈」
「𤮅」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𤭝
𤮅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䚍(qi4)
    2. 暣(qi4)
    3. 竐(qi4)
    4. 砌(qi4)
    5. 栔(qi4)
    6. 藒(qi4)
    7. 䌌(qi4)
    8. 棄(qi4)
    9. 䔾(qi4)
    10. 㮑(qi4)
    11. 䢀(qi4)
    12. 契(qi4)
同部首
    1. 㼡
    2. 㼲
    3. 㽇
    4. 㼟
    5. 㼯
    6. 㼥
    7. 瓱
    8. 甒
    9. 㼷
    10. 㼨
    11. 㼾
    12. 甕
同筆畫
    1. 䯲
    2. 䬭
    3. 䃉
    4. 箐
    5. 㗮
    6. 䅫
    7. 𠁏
    8. 遪
    9. 嶂
    10. 賒
    11. 䤤
    12. 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