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āng

cāng

ㄑㄧㄤ

ㄘㄤ

部首 玉

部外 4

總筆畫 8

繁體 瑲

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3B1

左右結構

1121345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wbn

mgosu

coyy

18112

拼音 qiāng cāng

注音 ㄑㄧㄤ ㄘㄤ

部首 玉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73B1筆順 11213455

玱 基本解釋

● 玱

(瑲)


  1. “瑲”的簡化字。

英語 tinkling sound tinkling of pendant gems

【漢典】

玱 詳細解釋

見“瑲”。

【漢典】
【午集上】【玉】 瑲·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玱”字頭,请參考“瑲”字。)
【午集上】【玉】 瑲·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說文】玉聲也。【集韻】一曰樂聲。【詩·小雅】八鸞瑲瑲。【傳】瑲瑲,聲也。【釋文】瑲,亦作鎗。【又】朱芾斯皇,有瑲蔥珩。【傳】瑲珩,聲也。【釋文】瑲,本又作創。亦作鎗。

又【集韻】楚耕切,音鎗。聲也。

又【類篇】千剛切,音蒼。玉色。

【漢典】
【卷一】【玉】

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玱”字頭,请參考“瑲”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玉聲也。从玉倉聲。《詩》曰:“鞗革有瑲。”七羊切

『說文解字注』

(瑲)玉聲也。小雅:有瑲蔥珩。毛傳:瑲,珩聲也。秦風佩玉將將、玉藻然後玉鏘鳴皆當作此字。从王倉聲。七羊切。十部。詩曰:攸革有瑲。周頌載見文。攸,各本作䩦,今正,説見鋚字下。有瑲,今詩作有鶬,亦作鎗。按鸞鈴轡飾之聲而字作瑲,玉聲而字作鏘皆得謂之假借。

【漢典】

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ŋ˥; tsʰɑŋ˥

粤语 coeng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瑲」。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瑲」 說文‧玉部「瑲」 「玱」「玱」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蜣(qiang1)
    2. 猐(qiang1)
    3. 摤(qiang1)
    4. 啌(qiang1)
    5. 抢(qiang1)
    6. 戧(qiang1)
    7. 蹡(qiang1)
    8. 鏹(qiang1)
    9. 槍(qiang1)
    10. 獇(qiang1)
    11. 瑲(qiang1)
    12. 搶(qiang1)
    13. 濸(cang1)
    14. 凔(cang1)
    15. 艙(cang1)
    16. 倉(cang1)
    17. 篬(cang1)
    18. 仓(cang1)
    19. 滄(cang1)
    20. 傖(cang1)
    21. 鶬(cang1)
    22. 獊(cang1)
    23. 嵢(cang1)
    24. 螥(cang1)
同部首
    1. 珷
    2. 琨
    3. 㺷
    4. 㻂
    5. 珮
    6. 㺺
    7. 瑹
    8. 璠
    9. 珫
    10. 㻒
    11. 瑵
    12. 璳
同筆畫
    1. 欧
    2. 䒪
    3. 岾
    4. 侑
    5. 苛
    6. 匌
    7. 㘳
    8. 𠈌
    9. 驹
    10. 㫄
    11. 𠈢
    12. 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