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áo

lí

ㄇㄠˊ

ㄌㄧˊ

部首 牛

部外 11

總筆畫 15

牦 𤚐 𤛆 𤚜 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29B

左上包圍結構

11234313413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ith|ftdg

jkmhq

bdgm

58251

拼音 máo lí

注音 ㄇㄠˊ ㄌㄧˊ

部首 牛 部外 11總筆劃 15

基本區 729B筆順 112343134133112

通

犛 基本解釋

● 犛

máo ㄇㄠˊ


  1. 同「犛」,犛牛。

● 犛

lí ㄌㄧˊ


  1. 〔~靬(qián)〕中國漢代西域國名。又漢代張掖郡縣名,在今甘肅省永昌縣。

英語 a black ox, a yak

德語 Grunzochse (S)

法語 boeuf noir,yak

【漢典】

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犛 lí

名

犛牛 [yak],產於西藏

【漢典】

犛 國語辭典

犛ㄌㄧˊlí
  1. 參見「犛牛 」條。

犛ㄇㄠˊ​máo
  1. (一)​之又音。

【漢典】
【巳集下】【牛】 犛·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犛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 犛·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𠀤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𤛑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𠀤音釐。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𠀤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

 

【漢典】
【卷二】【犛】

犛 《說文解字》

【卷二】【犛】
《說文解字》

西南夷長髦牛也。从牛𠩺聲。凡犛之屬皆从犛。莫交切〖注〗《段注》:犛切里之;氂切莫交。

《說文解字注》

(犛)西南夷長髦牛也。今四川雅州府淸谿縣大相嶺之外有地名旄牛,產旄牛。而淸谿縣南抵寧遠府,西抵打箭鑪,古西南夷之地,皆產旄牛。如郭樸注山海經所云:背、厀及胡、尾皆有長毛者。小角,其體純黑,土俗用爲菜,其尾腊之可爲拂子。云長髦者,謂背、䣛、胡、尾皆有長毛。下文氂字乃專謂尾也。此牛名犛牛,音如貍。楚語:巴浦之犀犛。上林賦:㺎旄貘犛。以其長髦也。故史記西南夷傳謂之髦牛,以其尾名氂也。故周禮樂師注謂之氂牛,以氂可飾旄也。故禮注、爾雅注、北山經、上林賦注、漢書西南夷傳皆謂之旄牛。氂、髦、旄三字音同,因之讀犛如毛,非也。據上林賦則旄、犛異物。中山經:荆山多犛牛。郭曰:旄牛屬。从牛𠩺聲。里之切。一部。按犛切里之,氂切莫交。徐用唐韵不誤,而俗本誤易之。凡犛之屬皆从犛。

【漢典】

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ɑu˧˥; li˧˥ 日语读音 KARAUSHI YAKU

客家话 [宝安腔] li2 mau2 [台湾四县腔] li2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海陆腔] li2 mau2 [客英字典] li2粤语 lei4潮州话 li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之韻 平聲 釐小韻 里之切 三等 開口;來母 咍韻 平聲 來小韻 落哀切 一等 開口;明母 肴韻 平聲 茅小韻 莫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咍部 ;王力系统:來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犛」 說文‧犛部「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牦
𤚐
𤛆
𤚜
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嵍(mao2)
    2. 鶜(mao2)
    3. 茆(mao2)
    4. 罞(mao2)
    5. 矛(mao2)
    6. 㹈(mao2)
    7. 蝥(mao2)
    8. 楙(mao2)
    9. 酕(mao2)
    10. 緢(mao2)
    11. 䖥(mao2)
    12. 䅦(mao2)
    13. 丽(li2)
    14. 孷(li2)
    15. 䅻(li2)
    16. 驪(li2)
    17. 鵹(li2)
    18. 鋫(li2)
    19. 䍦(li2)
    20. 謧(li2)
    21. 釐(li2)
    22. 䖿(li2)
    23. 䣫(li2)
    24. 䵓(li2)
同部首
    1. 犟
    2. 㹓
    3. 牛
    4. 犩
    5. 犚
    6. 㸳
    7. 㹈
    8. 㹛
    9. 㸪
    10. 犘
    11. 牽
    12. 㸹
同筆畫
    1. 镋
    2. 飺
    3. 躸
    4. 撬
    5. 賭
    6. 撺
    7. 緼
    8. 緘
    9. 篒
    10. 踩
    11. 諑
    12. 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