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ié

ㄉㄧㄝˊ

部首 片

部外 9

總筆畫 13

楪 𤗊 𤗣 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252

左右結構

321512215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gs

llptd

nxzf

24094

拼音 dié

注音 ㄉㄧㄝˊ

部首 片 部外 9總筆劃 13

基本區 7252筆順 3215122151234

通 標

牒 基本解釋

● 牒

dié ㄉㄧㄝˊ


  1. 文書,證件:通~。度~。尺~。

英語 documents, records; dispatch

法語 tablettes pour écrire,documents

【漢典】

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牒 dié

名

(1) (會意。從片,葉( yè)聲。古時木片也常用作書寫材料,故從「片」。本義:簡札)

(2) 同本義。古代書寫用的木片或竹片 [writing slip]

版,札也。——《說文》。按,小簡曰牒,大簡曰冊。薄者曰牒,厚者曰牘。

受牒而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截以爲牒。——《漢書·路溫舒傳》

王牒石記。——左思《吳都賦》

(3) 又如:金牒;玉牒

(4) 特指譜籍 [records of family pedigree]

餘讀牒記。——《史記·三代世表》。索隱:「記系諡之書,以牒爲之。」

(5) 又如:譜牒;家牒

(6) 通常由官方頒發的證明某事的文件 [official document]

昨夜軍牒來,電兵萬五千。——唐· 李商隱《行次西郊作》

(7) 如:通牒;牒文(公文;文書);牒旨(命令);牒署(辦理;管理)

(8) 書籍,簿冊 [book and noetbook]

壯志異時 (將來) 開史牒。——宋· 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其高第者上名牒。——《後漢書·質帝紀》

(9) 訟辭,狀子 [certificate]

【漢典】

牒 國語辭典

牒ㄉㄧㄝˊdié
名
  1. 古代用來書寫的小而薄的竹簡或木片。《墨子·公輸》:「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漢書·卷五一·路溫舒傳》:「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2. 官方文書或證件。如:「最後通牒」。《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右師不廠對,受牒而退。」金·麻九疇〈許方村即事〉詩:「撲慘官始威,牒煩民更玩。」

  3. 各種紀錄文件。《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

  4. 訟狀。《魏書·卷四一·源子恭傳》:「比加採訪,略無證明,尋其表狀,又復莫落,案牒推理,實有所疑。」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今乃知曾投此牒,豈得罪鬼神,使我受笞耶?」

  5. 綿織品。《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組綵牒,錦繡綺紈。」

【漢典】
【巳集中】【片】 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牒 《康熙字典》

【巳集中】【片】 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𠀤音疊。【說文】札也。从片,枼聲。【廣韻】書板曰牒。【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註】小簡曰牒。

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又【玉篇】譜也。【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註】牒卽今疊布。

又【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說文】本作𤗣。【韻會】通作諜。

【漢典】
【卷七】【片】

牒 《說文解字》

【卷七】【片】
《說文解字》

札也。从片枼聲。徒叶切

《說文解字注》

(牒)札也。木部云。札、牒也。左傳曰。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司馬貞曰。牒、小木札也。按厚者爲牘。薄者爲牒。牒之言枼也。葉也。竹部䈎義略同。史記叚諜爲牒。从片。枼聲。徒叶切。八部。

【漢典】

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ɛ˧˥ 日语读音 FUDA韩语罗马 CHEP现代韩语 첩越南语 điệp

客家话 [东莞腔] tiap8 [台湾四县腔] tiap8 [宝安腔] tiap8 [海陆腔] tiap8 [梅县腔] tiap8 [陆丰腔] tiap7 [客语拼音字汇] tiab6 [客英字典] tiap8粤语 dip6

近代音 端母 車遮韻 入聲作平聲 疊小空;中古音 定母 怗韻 入聲 牒小韻 徒協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怗部 ;王力系统:定母 葉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牒」 說文‧片部「牒」 睡.秦35「牒」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楪
𤗊
𤗣
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詄(die2)
    2. 鞢(die2)
    3. 跕(die2)
    4. 䞕(die2)
    5. 諜(die2)
    6. 惵(die2)
    7. 镻(die2)
    8. 疊(die2)
    9. 䲀(die2)
    10. 幉(die2)
    11. 眣(die2)
    12. 疉(die2)
同部首
    1. 牗
    2. 牌
    3. 㸡
    4. 片
    5. 牖
    6. 㸣
    7. 牕
    8. 牎
    9. 牉
    10. 㸤
    11. 牑
    12. 㸥
同筆畫
    1. 䩖
    2. 裘
    3. 䘳
    4. 㮜
    5. 鈸
    6. 䠷
    7. 鈰
    8. 羧
    9. 䎤
    10. 𠍵
    11. 雉
    12. 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