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táng

ㄊㄤˊ

部首 火

部外 10

總筆畫 1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17B

左右结构

43344135112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yvk|oovk

filr

uoxj

90865

拼音 táng

注音 ㄊㄤˊ

部首 火 部外 10總筆劃 14

統一碼 717B筆順 43344135112251

煻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煻

táng ㄊㄤˊ

  1. 〔~煨火〕灰中的火。簡稱“煻”。
  2. 〔~灰〕帶火的灰。

英語 to warm; to toast

德語 erwärmen, erwärmen ,rösten

法語 réchauffer,griller,faire griller

© 漢典

煻 國語辭典

煻ㄊㄤˊtáng
動
  1. 烘焙。《說文解字·火部》「煨」字·清·段玉裁·注:「今俗謂以火溫出冬間花曰唐花,即煻字也。」

名
  1. 熱灰。《集韻·平聲·唐韻》:「熱灰謂之煻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一·金石部·食鹽》:「崔中臣鍊鹽黑丸方:鹽末一升,納粗瓷瓶中,實築泥頭,初以煻火燒,漸漸加炭火,勿令瓶破。」

© 漢典
【巳集中】【火】 煻·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煻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煻·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𠀤徒郞切,音唐。【廣韻】煻煨火。【集韻】熱灰謂之煻煨。

又【正字通】煻煨池在遼東北。有唐太宗烽火臺。五里閒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晝。或有物去池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

© 漢典

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ŋ˧˥

客家话 [海陆腔] tong2 [梅县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客英字典]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粤语 to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唐韻 平聲 唐小韻 徒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煻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傏(tang2)
    2. 瑭(tang2)
    3. 㑽(tang2)
    4. 㭻(tang2)
    5. 赯(tang2)
    6. 糃(tang2)
    7. 糛(tang2)
    8. 㲥(tang2)
    9. 漟(tang2)
    10. 踼(tang2)
    11. 饄(tang2)
    12. 隚(tang2)
同部首
    1. 灲
    2. 炴
    3. 㶵
    4. 㶴
    5. 㶶
    6. 營
    7. 灸
    8. 㶳
    9. 煸
    10. 炂
    11. 烃
    12. 焱
同筆畫
    1. 蕏
    2. 睿
    3. 誧
    4. 㠁
    5. 鬦
    6. 熖
    7. 僩
    8. 腐
    9. 㹉
    10. 嘘
    11. 窬
    12. 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