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ǎ

ㄈㄚˇ

部首 水

部外 18

總筆畫 21

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04B

左右結構

4414135221154444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ync|iogc

eifi

vtbz

30132

拼音 fǎ

注音 ㄈㄚˇ

部首 水 部外 18總筆劃 21

基本區 704B筆順 441413522115444412154

灋 基本解釋

● 灋

fǎ ㄈㄚˇ


  1. 同「法」。《玉篇•水部》:「法,法令也。灋,古文。」《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

英語 law

法語 loi,droit,moyen,méthode,procédé,(abrév.)​ France,(ancien caractère pour loi)​

【漢典】

灋 國語辭典

灋
  1. 「法 」的異體字。

【漢典】
【巳集上】【水】 灋·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灋·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玉篇】古文法字。註詳五畫。【說文】𠛬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周禮·天官·太宰】以八灋治官府。

【漢典】
【卷十】【𢊁】

灋 《說文解字》

【卷十】【𢊁】
《說文解字》

𠛬也。平之如水,从水;𢊁,所以觸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佱,古文。方乏切文四 重二

《說文解字注》

(灋)㓝也。㓝者,罰辠也。易曰:利用㓝人,以正法也。引伸爲凡模笵之偁。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𡌒者,鑄器之法也。平之如水。从水。説从水之意。張釋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𢊁所㠯觸不直者去之。从𢊁去。下𢊁字今依韵會補。此説从𢊁去之意。法之正人,如𢊁之去惡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許書無言今文者,此葢隸省之字,許書本無,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㪿無折。

(佱)古文。

【漢典】

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 日语读音 NOR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海陆腔] fap7粤语 faat3潮州话 huap

近代音 中古音 非母 乏韻 入聲 法小韻 方乏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怗部 ;王力系统:幫母 葉部 ;

官话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灋」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灋」 信1.07「灋」 說文‧廌部「灋」 睡.效35「灋」
「灋」 恒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199「灋」 郭.緇.9「法」 說文或體
「灋」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灋」 上(2).昔.3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佱(fa3)
    2. 峜(fa3)
    3. 㳒(fa3)
    4. 䂲(fa3)
    5. 法(fa3)
    6. 砝(fa3)
    7. 鍅(fa3)
同部首
    1. 漠
    2. 滣
    3. 澏
    4. 濇
    5. 渭
    6. 泈
    7. 灠
    8. 涁
    9. 濑
    10. 涅
    11. 涴
    12. 滔
同筆畫
    1. 䙫
    2. 靀
    3. 䰫
    4. 顤
    5. 朇
    6. 夔
    7. 鷎
    8. 蠟
    9. 讁
    10. 鶶
    11. 灊
    12. 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