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ū

ㄓㄨ

部首 水

部外 16

總筆畫 19

簡體 潴

潴 濖 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026

左右結構

4411353334121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efj|igej

emoa

vgbm

34160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部首 水 部外 15總筆劃 18

基本區 7026筆順 441135333412132511

瀦 基本解釋

● 瀦

zhū ㄓㄨ《廣韻》陟魚切,平魚知。魚部。


  1. 水停聚的地方。《周禮•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
  2. 蓄積;水停聚。《新唐書•地理志五》:「瀦溪水殖稻。」

英語 pond; a pool

德語 Teich (S)

法語 étang,eau stagnante,réservoir

【漢典】

瀦 國語辭典

瀦ㄓㄨzhū
名
  1. 水流停聚的地方。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瀦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動
  1. 蓄積、積聚。《新唐書·卷四一·地理志五》:「瀦溪水殖稻。」

【漢典】
【巳集上】【水】 瀦·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瀦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瀦·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𠀤音豬。【說文】水所停也。【周禮·地官】稻人以瀦畜水。

又【集韻】本作豬。【書·禹貢】大野旣豬。

又東徒切,音都。義同。 【集韻】或作潴。

【漢典】
【卷十一】【水】

瀦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所亭也。从水豬聲。陟魚切

【漢典】

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唐代读音 djiu日语读音 MIZUTAMARI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

粤语 zyu1潮州话 之污1(朱)

近代音 照母 魚模韻 平聲陰 諸小空;中古音 知母 魚韻 平聲 豬小韻 陟魚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模部 ;王力系统:端母 魚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瀦」 說文‧水部   「瀦」 「潴」 「瀦」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潴
濖
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猪(zhu1)
    2. 潴(zhu1)
    3. 洙(zhu1)
    4. 橥(zhu1)
    5. 铢(zhu1)
    6. 朱(zhu1)
    7. 蠩(zhu1)
    8. 株(zhu1)
    9. 誅(zhu1)
    10. 诸(zhu1)
    11. 諸(zhu1)
    12. 蕏(zhu1)
同部首
    1. 沪
    2. 灏
    3. 滍
    4. 淗
    5. 湌
    6. 㵳
    7. 濽
    8. 㴆
    9. 汷
    10. 浗
    11. 㵩
    12. 泩
同筆畫
    1. 癙
    2. 㿋
    3. 藤
    4. 贃
    5. 㺠
    6. 屩
    7. 蠄
    8. 擥
    9. 鯄
    10. 冁
    11. 謴
    12. 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