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ǐ

ㄌㄧˇ

部首 水

部外 13

總筆畫 16

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FA7

左右结构

4412512211251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mau

etwt

vkju

35118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水 部外 13總筆劃 16

統一碼 6FA7筆順 4412512211251431

通 標

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澧

lǐ ㄌㄧˇ

     ◎ 〔~水〕水名,在中國湖南省。

英語 river in northern Hunan province

法語 (nom d'un cours d'eau dans la province du Hunan)​

© 漢典

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澧 Lǐ

〈名、形〉

(1) 澧水 [Li River]。發源於湖南省西北與湖北省鶴峯縣交界處,向東南流經桑植,再向南向東經大庸、慈利、石門、澧縣、津市市,再向南流入七裏湖、洞庭湖

又東至於澧。——《書·禹貢》。朱曰:“出今 湖南澧州永定縣西曆山,至 安鄉縣會 赤沙河入 洞庭湖。史記正作醴。”

(2) 〈形〉 通“醴”。甘美 [sweet]

甘露降,澧泉涌。——《列子·湯問》

© 漢典

澧 國語辭典

澧ㄌㄧˇlǐ
名
  1. 河川名:➊ ​源出大陸地區河南省桐柏縣西北的胎簪山,流經沘源縣,南流入唐河。➋ ​在大陸地區湖南省,分南、北、中三源:中源出自大陸地區湖南省桑植縣西北栗山綠水河;南源出自大陸地區永順縣北萬笏山上洞;北源出自大陸地區龍山縣東北,三源會合注入洞庭湖。

形
  1. 甘美。如:「澧泉」。通「醴」。

© 漢典
【巳集上】【水】 澧·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澧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澧·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第切,𠀤音禮。水名。【說文】水出南陽雉衡山。【山海經】雅山,澧水出焉。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歷山,澧水所出。【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又東至于澧。

又州名。【韻會】漢屬武陵郡,隋置澧州。【廣輿記】今屬岳州府。

又通作醴。【列子·湯問篇】甘露降,澧泉涌。

© 漢典
【卷十一】【水】

澧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从水豊聲。盧啓切

『說文解字注』

(澧)澧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南陽郡雉、二志同。雉音弋爾反。今河南南陽府治南陽縣府北八十里有故雉城、漢縣也。前志雉下曰。衡山、澧水所出。東至郾入汝。郾、顔本譌作𨜘云音屋。非也。水經注曰。汝水、又東南逕郾縣故城北。又東得醴水口。醴水、出南陽雉縣衡山。卽山海經中山經之衡山。馬融廣成頌曰。面據衡陰。在雉縣畍。故世謂之雉衡山。東南流逕葉縣故城北。又東注葉陂。又東逕郾縣故城南。左入汝。按馬融傳注引中山經又東三十里曰雉山。澧水出焉。又東五十里曰宣山。又東四十五里曰衡山。然則分之爲雉衡二山。合之則單𧦝衡山。李賢曰。衡山在今鄧州向城縣北。杜佑曰。北重山在向城縣北。卽是三鵶之第一。又北分嶺山嶺北。卽三鵶之第二鵶也。其第三鵶入臨汝郡魯山縣畍。杜之三鵶、葢卽古衡山也。今澧水未詳。从水。豊聲。盧啟切。十五部。此條衡山、非南岳。澧水、非入洞庭之澧水。入洞庭之水、水經別爲篇。其字本作醴。禹貢江又東至於醴。衛包始改爲澧。鄭注醴爲陵。云今長沙有醴陵縣。馬融、王肅醴爲水名。夏本紀、地理志皆作醴。尙書正義、史記索隱引楚詞濯余佩兮醴浦。正作醴。水經注出雉衡山者、從酉。出武陵者、從水。正是互譌也。

© 漢典

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唐代读音 lěi韩语罗马 LYEY现代韩语 례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li1 [海陆腔] li3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3 [客英字典] li3粤语 lai5潮州话 罗衣2(李)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薺韻 上聲 禮小韻 盧啓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灰部 ;王力系统:來母 脂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澧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澧」 鄂君啟舟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3「澧」 說文‧水部「澧」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䧉(li3)
    2. 㸚(li3)
    3. 鯉(li3)
    4. 浬(li3)
    5. 邐(li3)
    6. 裡(li3)
    7. 醴(li3)
    8. 蠡(li3)
    9. 锂(li3)
    10. 李(li3)
    11. 鱱(li3)
    12. 悝(li3)
同部首
    1. 灊
    2. 溂
    3. 瀻
    4. 沔
    5. 濈
    6. 湏
    7. 㴷
    8. 沫
    9. 渺
    10. 㵳
    11. 溱
    12. 洌
同筆畫
    1. 踲
    2. 閼
    3. 踿
    4. 篟
    5. 髺
    6. 䤅
    7. 㝇
    8. 嘴
    9. 擞
    10. 𠒺
    11. 邀
    12. 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