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uán

ㄩㄢˊ

部首 水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厵 𠫐 𠫒 𡇋 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E90

左右結構

44113325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dri

emhf

vgnk

31196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部首 水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6E90筆順 4411332511234

常 通 標

源 基本解釋

● 源

yuán ㄩㄢˊ


  1. 水流所從出的地方:河~。泉~。發~。~遠流長。~頭。
  2. 事物的根由:來~。資~。淵~。能~。起~。策~地。
  3. 姓。

英語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德語 Quelle, Ursprung eines Flusses (S, Geol)​,Ursprung, Ursache, Grund, Quelle (S)​,Yuan (Eig, Fam)​,Ursprung

法語 source

【漢典】

源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源 yuán

〈名〉

(1) (形聲。從水,原聲。“原”有表義作用,指水源。本義: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同本義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禮記·學記》

祈祀山川百源。——《禮記·月令》

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禮記·禮樂志》

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源委(指水的發源和歸宿。引申爲事情的本末和底細);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3) 來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啓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舊唐書·儒學傳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發生的根源)

常用詞組


源地源流源泉源頭源委源源源遠流長
【漢典】

源 國語辭典

源ㄩㄢˊyuán
名
  1. 水流的出處。如:「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唐·李嶠〈河〉詩:「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2. 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3. 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漢典】
【巳集上】【水】 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源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源·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漢典】
【卷十一】【灥】

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源”字頭,请參考“𠫐”字:)
【卷十一】【灥】
『說文解字』

水泉夲也。从灥出厂下。

原,篆文从泉。愚袁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源,非是。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𠫐)水本也。各本作水泉本也,今𠜂正。月令百源注曰:衆水始所出爲百源。單𧦝曰原。絫𧦝曰原泉,孟子原泉混混是也。从灥出厂下。厂者,山石之厓巖。會意。愚袁切。十四部。


(厡)篆文从泉。此亦先二後上之例。以小篆作厡,知𠫐乃古文、籒文也。後人以厡代高平曰邍之邍,而别製源字爲本厡之厡,積非成是久矣。

【漢典】

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ngiuæn日语读音 MINAMOTO韩语罗马 WEN现代韩语 원越南语 nguồn

客家话 [沙头角腔] nien2 [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海陆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东莞腔] ngen2 [客英字典] ngien2粤语 jyun4潮州话 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元小空;中古音 疑母 元韻 平聲 元小韻 愚𡋡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源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厵
𠫐
𠫒
𡇋
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鶰(yuan2)
    2. 橼(yuan2)
    3. 溒(yuan2)
    4. 邍(yuan2)
    5. 螈(yuan2)
    6. 㟲(yuan2)
    7. 媛(yuan2)
    8. 鶢(yuan2)
    9. 员(yuan2)
    10. 㛪(yuan2)
    11. 原(yuan2)
    12. 䖠(yuan2)
同部首
    1. 泅
    2. 淛
    3. 㶎
    4. 㲿
    5. 澤
    6. 㵌
    7. 浃
    8. 湭
    9. 湠
    10. 涘
    11. 涂
    12. 淳
同筆畫
    1. 嗂
    2. 椼
    3. 滫
    4. 幎
    5. 電
    6. 歲
    7. 摸
    8. 稢
    9. 㬁
    10. 摁
    11. 靖
    12. 㺋
初中古詩詞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