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ǒng

chōng

ㄩㄥˇ

ㄔㄨㄥ

部首 水

部外 7

總筆畫 10

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D8C

左右结构

44154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ceh

enib

vxld

37127

拼音 yǒng chōng

注音 ㄩㄥˇ ㄔㄨㄥ

部首 水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6D8C筆順 4415425112

常 標

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涌

yǒng ㄩㄥˇ

  1. 水由下向上冒出來:~泉。~流。洶~。淚如泉~。
  2. 像水涌出:~現。~動。風起雲~。天邊~出一輪明月。

其它字義


● 涌

chōng ㄔㄨㄥˉ

     ◎ 方言,河汊。

英語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德語 aufsteigen, hochsteigen, emporsteigen (V)​,fluten, strömen, vorwärtsdrängen (V)​,sprudeln, hervorquellen (V)

法語 (utilisés dans les noms de lieux)​

© 漢典

涌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涌 chōng

〈名〉

(1) 〈方〉∶河汊 [branch of a river]

天黑了,風越來越緊,徐炳華把船駛進就近的小河涌裏。—— 陳殘雲《香飄四季》

(2) 多用於地名

(3) 另見 yōng

基本詞義


◎ 涌

湧 yǒng

〈動〉

(1) (形聲。從水,甬( yǒng )聲。本義:水向上冒)

(2) 同本義 [gush]

涌,滕也。——《說文》

涌,出也。——《廣雅》

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爾雅·釋水》

泉暴出者曰涌。——《論衡·狀留》

醴泉涌於清室,通川過於中庭。——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

泉暴出者曰涌。——漢· 王充《論衡》

(3) 又如:涌沸(噴涌出沸騰的水);涌泉(水向上噴出的泉)

(4) 引申指雲、霧、煙、氣等上騰冒出 [emerge;surge;rise]

洪波涌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亦浪涌。——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風雲騰涌。

(5) 又如:風起雲涌。亦泛指其他事物突然冒出、升起

烈焰應手涌出,故以火山名軍。——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6) 又如:涌聚(涌現聚合);涌觸(涌現於心頭的感觸)

(7) 水奔涌,翻騰 [surge]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唐· 杜甫《秋興》

(8) 又如:涌溜(洶涌的水流);涌溜溜(形容翻卷飄動);涌湍(激流;奔流);涌裔(水波騰涌貌);涌激(洶涌激盪);涌沸(翻騰);排排巨浪向岸邊涌來

(9) 比喻物價騰貴 [go up abruptly]。如:涌長(急劇增長);涌貴(物價猛漲)

(10) 嘔吐 [vomit]。如:涌泄(嘔吐排泄)

(11) 另見 chōng

(12) “湧”另見 yǒng

常用詞組


涌進涌浪涌流涌現涌溢
© 漢典

涌 國語辭典

涌ㄩㄥˇyǒng
  1. 同「湧 」。

© 漢典
【巳集上】【水】 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涌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𠀤音勇。【說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又水名。【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

© 漢典
【卷十一】【水】

涌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滕也。从水甬聲。一曰涌水,在楚國。余隴切

『說文解字注』

(涌)滕也。滕、水超踊也。二篆宜相連。今本葢非古也。从水。甬聲。余隴切。九部。一曰涌水。在楚國。左傳荘十八年。閻敖遊涌而逸。楚子殺之。杜曰。涌水在南郡華容縣。華容今湖北荆州府監利縣地。涌水在今江陵縣東南。自監利縣流入夏水支流也。水經曰。江水、又東南當華容縣南。涌水入焉。酈云。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

© 漢典

涌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ŋ˨˩˦; tʂʰuŋ˥ 唐代读音 *iǒng日语读音 WAKU韩语罗马 YONG现代韩语 용

客家话 [梅县腔] jung3 [海陆腔] rung3 [宝安腔] jung5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yung3粤语 cung1 jung2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腫韻 上聲 勇小韻 余隴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東部 ;王力系统:餘母 東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涌」 說文‧水部「涌」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埇(yong3)
    2. 㽫(yong3)
    3. 恿(yong3)
    4. 惥(yong3)
    5. 俑(yong3)
    6. 㑙(yong3)
    7. 踴(yong3)
    8. 永(yong3)
    9. 澭(yong3)
    10. 柡(yong3)
    11. 嵱(yong3)
    12. 悀(yong3)
    13. 罿(chong1)
    14. 沖(chong1)
    15. 摏(chong1)
    16. 翀(chong1)
    17. 冲(chong1)
    18. 䡴(chong1)
    19. 浺(chong1)
    20. 衝(chong1)
    21. 𠑽(chong1)
    22. 㳘(chong1)
    23. 嘃(chong1)
    24. 憧(chong1)
同部首
    1. 澤
    2. 澎
    3. 渒
    4. 浼
    5. 滤
    6. 㳊
    7. 湤
    8. 澨
    9. 㳞
    10. 泠
    11. 淛
    12. 漞
同筆畫
    1. 哷
    2. 這
    3. 峿
    4. 涣
    5. 軏
    6. 酐
    7. 夏
    8. 莡
    9. 莹
    10. 辁
    11. 钽
    12. 㶵
初中古詩詞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 《观沧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