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è

ㄕㄜˋ

部首 水

部外 7

總筆畫 10

㴇 𣥿 𣻣 渉 𣥩 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D89

左右結構

44121212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hit|ihht

eylh

viko

31121

拼音 shè

注音 ㄕㄜˋ

部首 水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6D89筆順 4412121233

常 通 標

涉 基本解釋

● 涉

shè ㄕㄜˋ


  1. 步行過水:~渡。~江。跋~。
  2. 到,經歷:~世(經歷世事)。~歷。~險。~足。
  3. 牽連,關連:~及。~嫌。~外(涉及與外國關係的)。交~。牽~。~獵。
  4. 動,着(zhuó):~筆。

英語 ford stream, wade across

德語 Wichtigkeit (S)​,durchmachen, erleben (V)​,involvieren, einschließen (V)​,waten, durchwaten, ein Gewässer überqueren, übersetzen (V)​,She (Eig, Fam)

法語 traverser,passer par,concerner

【漢典】

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涉 shè

動

(1) (會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間是水,兩邊兩隻腳,象涉水之形。本義:趟水過河)

(2) 同本義 [wade;ford]

涉,徒行濿水也。——《說文》

馮河,徒涉也。——《爾雅》。注:「無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爲涉。——《釋水》

過度謂之涉濟。——《方言七》

送子涉淇。——《詩·衛風·氓》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並攀登山嶺);涉淺(徒步趟過淺水);涉厲(涉水。厲,連衣涉水);跋山涉水

(3) 泛指渡水 [cross (a river)]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呂氏春秋·察今》

晉師己亥涉河也。——《察傳》

又如:涉人(船伕);涉江(渡河,過河)

(4) 經歷,經過 [experience; go through]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明· 劉基《賣柑者言》

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宋· 蘇軾《教戰守》

又如:涉難(經歷艱難);涉旬(經過十天);涉手(經手);涉月(經月);涉朔(經月);涉閱(經歷)

(5) 牽涉,涉及,關連 [involve]

不相參涉,皆悉贍舉。——《宋書·劉穆之傳》

又如:涉疑(有跟某件事情發生牽連的嫌疑);涉虛(假話;空話)

(6) 跋涉 [trudge]

吾聞負重涉遠,不擇地而休。——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7) 行走 [walk]

故鄉路遙遠,川陸不可涉。——南朝宋· 謝靈運《登上戎石鼓山》

(8) 至,到 [arrive]

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資治通鑑》

(9) 遊玩,遊覽 [stroll about]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

(10) 上路,登程 [journey]。

如:涉道(登程);涉遠(走遠路);涉履(踩踏,行走)

(11) 入,進入 [enter]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僖公四年》

又如:涉秋(進入秋天);涉足

(12) 涉獵。指閱讀學習 [read;smatter]

博涉書記。——《後漢書·仲長統傳》

又如:涉目(過目,看過);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獵,瀏覽)

(13) 處置;處理 [handle]。

如:涉事(接物處事);涉兒(伎藝人中專替人幫閒幹雜事者);涉俗(處理世俗事務)

(14) 通「喋」。便語,喋喋 [bloodshed]

朱鮪涉血於 友于。——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詞性變化


◎ 涉 shè

名

(1) 渡口 [ferry]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詩·邶風·氓》

(2) 姓

常用詞組


涉筆涉渡涉及涉覽涉歷涉獵涉世涉水靴涉訟涉外涉嫌涉險涉想涉足
【漢典】

涉 國語辭典

涉ㄕㄜˋshè
動
  1. 徒步渡水。如:「跋山涉水」。宋·陸游〈秋郊有懷〉詩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淺可涉。」

  2. 乘船渡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韓愈〈閔已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3. 經歷。如:「涉險」、「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4. 牽連、相關。如:「牽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目覽詞訟,手答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5. 進入、陷入。如:「涉足」。《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6. 泛讀、博覽。如:「涉獵群書」。宋·王安石〈祭韓欽聖學士文〉:「紛百家兮並涉,超獨懷兮道德。」

名
  1. 姓。如宋代有涉緯。

【漢典】
【巳集上】【水】 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涉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古文〕𣥿㴇【唐韻】時攝切【集韻】【韻會】實攝切,𠀤音𦁗。【說文】徒行厲水也。【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又經也。【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又【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又大涉,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又縣名。【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又姓。【左傳】有涉佗。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𠀤音跕。與喋同。血流貌。

【漢典】
【卷十一】【沝】

↳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涉”字頭,请參考“𣻣”字:)
【卷十一】【沝】
《說文解字》

徒行厲水也。从沝从步。涉,篆文从水。時攝切文三 重二

《說文解字注》

(𣻣)徒行濿水也。濿,各本作厲,誤。濿,或砅字也。砅本履石渡水之偁,引申爲凡渡水之偁。釋水曰:繇膝以上爲涉。毛傳同。許云徒行者,以别於以車及方之、舟之也。許意詩所言揭、厲皆徒行也,皆涉也,故字从步。从沝步。會意。時攝切。八部。

(涉)篆文从水。

【漢典】

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ɤ˥˧ 唐代读音 zhiɛp日语读音 WATARU KAKAWARU韩语罗马 SEP现代韩语 섭越南语 thiệp

客家话 [东莞腔] hiap8 [海陆腔] shap8 siap8 hiap8 [梅县腔] shap8 hiap8 [台湾四县腔] sap8 siap8 hiap8 [客英字典] hiap8 siap8 shap8 [沙头角腔] siap8 [宝安腔] hiap8 [陆丰腔] shap7 [客语拼音字汇] sab6 xiab5粤语 sip3

近代音 審母 車遮韻 入聲作平聲 折小空;中古音 禪母 葉韻 入聲 涉小韻 時攝切 三等 開口;端母 怗韻 入聲 聑小韻 丁愜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怗部 ;王力系统:禪母 葉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涉」 甲411合32951「涉」 倗生簋西周中期集成4265「涉」 包2.128反「涉」 說文‧沝部「涉」
「瀕」 效卣西周中期集成5433「涉」 說文篆文
「涉」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㴇
𣥿
𣻣
渉
𣥩
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䄕(she4)
    2. 懾(she4)
    3. 灄(she4)
    4. 厍(she4)
    5. 涻(she4)
    6. 䤁(she4)
    7. 赦(she4)
    8. 䰥(she4)
    9. 䠶(she4)
    10. 拾(she4)
    11. 舍(she4)
    12. 舎(she4)
同部首
    1. 滁
    2. 渨
    3. 㴺
    4. 涺
    5. 瀲
    6. 㳯
    7. 滇
    8. 汍
    9. 渶
    10. 瀎
    11. 溈
    12. 潖
同筆畫
    1. 陰
    2. 栞
    3. 倮
    4. 䄷
    5. 冡
    6. 烕
    7. 㽿
    8. 圅
    9. 毤
    10. 桕
    11. 㡈
    12. 窎
初中古詩詞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