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zhuó

ㄓㄨㄛˊ

部首 水

部外 7

總筆畫 10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D5E

左右结构

441251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khy

eryo

vji

36181

拼音 zhuó

注音 ㄓㄨㄛˊ

部首 水 部外 7總筆劃 10

統一碼 6D5E筆順 4412512134

標

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浞

zhuó ㄓㄨㄛˊ

     ◎ 淋,使溼:讓雨~了。

英語 to soak, to steep in water

德語 vollsaugen, durchsickern (V)

法語 imbiber,tremper (dans l'eau)​

© 漢典

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浞 zhuó

〈動〉

(1) 沾溼;浸漬 [moisten;soak]

浞,水溼。——《廣雅》

(2) 又如:浞浞(浸溼的樣子)

詞性變化


◎ 浞 zhuó

〈形〉

富足 [plentiful]

浞,轉註爲饒益之意,經傳皆以“足”爲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 漢典

浞 國語辭典

浞ㄓㄨㄛˊzhuó
  1. 沾溼。《說文解字·水部》:「浞,濡也。」

© 漢典
【巳集上】【水】 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浞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𠀤士角切,音捉。【說文】濡也。【玉篇】漬也。

© 漢典
【卷十一】【水】

浞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濡也。从水足聲。士角切

『說文解字注』

(浞)小濡皃也。濡者、霑也。上文濡篆下未舉此義。故此及雨部補見。小雅曰。旣霑旣足。葢足卽浞之假借也。从水。足聲。士角切。古音在三部。

© 漢典

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o˧˥ 日语读音 URUOU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台湾四县腔] zuk7 zok7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腔] zuk7 zok7 [梅县腔] zok7粤语 zok6 zuk1

近代音 中古音 牀崇母 覺韻 入聲 浞小韻 士角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屋部 ;王力系统:崇母 屋部 ;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浞」 說文‧水部「浞」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斵(zhuo2)
    2. 濁(zhuo2)
    3. 㺟(zhuo2)
    4. 龺(zhuo2)
    5. 硺(zhuo2)
    6. 濯(zhuo2)
    7. 蠿(zhuo2)
    8. 㓸(zhuo2)
    9. 䔲(zhuo2)
    10. 斲(zhuo2)
    11. 燋(zhuo2)
    12. 犳(zhuo2)
同部首
    1. 汾
    2. 淌
    3. 涷
    4. 混
    5. 滯
    6. 汹
    7. 灢
    8. 滆
    9. 灋
    10. 渊
    11. 㶛
    12. 㳄
同筆畫
    1. 窊
    2. 㬹
    3. 挩
    4. 屗
    5. 䓐
    6. 𠉯
    7. 哩
    8. 袟
    9. 涜
    10. 扅
    11. 窌
    12. 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