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ì

ㄅㄧˋ

部首 比

部外 2

總筆畫 6

繁體 畢

畢 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D5

上下結構

153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xfj

ppj

rrre

22401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比 部外 2總筆劃 6

基本區 6BD5筆順 153512

常 標

毕 基本解釋

● 毕

(畢)

bì ㄅㄧˋ


  1. “畢”的簡化字。

英語 end, finish, conclude; completed

德語 beenden (V)​,das Ganze von, vollkommen (Adj)

法語 finir,achever,terminer,accomplir,compléter,complet,plein,fini

【漢典】

毕 詳細解釋

見“畢”。

【漢典】
【午集上】【田】 畢·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毕”字頭,请參考“畢”字。)
【午集上】【田】 畢·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博雅】畢,竟也。【書·大誥】子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左傳·莊二十九年】日至而畢。【註】日南至,微陽始動,故土功畢。

又皆也。盡也。【詩·小雅】畢來旣升。【禮·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闔扇,寢廟畢備。【註】畢,猶皆也。

又【郊特牲】唯爲社田,國人畢作。【疏】畢,盡也。

又月名。【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

又星名。【詩·小雅】有捄天畢。【朱註】天畢,畢星也。狀如掩兔之畢。【禮·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

又小綱也。【詩·小雅】鴛鴦于飛,畢之羅之。【疏】罔小而柄長謂之畢。【禮·月令】田獵罝罘,羅綱畢翳。【揚雄·校獵賦】荷垂天之畢。

又𥳑也。【爾雅·釋器】𥳑謂之畢。【註】今𥳑札也。【禮·學記】今之敎者,呻其佔畢。【疏】佔,視也。畢,𥳑也。不曉經義,但謳吟長咏,以視篇𥳑而已。

又貫牲。體木也。【禮·雜記】畢用桑。【註】主人舉肉時,以畢助之。喪祭用桑,吉用棘。畢狀如㐅,博三寸,長八寸,柄長二尺四寸,丹漆兩頭。【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執畢先入。【註】畢狀如叉,蓋爲其似畢星,取名焉。

又【儀禮·大射儀】司馬正東面,以弓爲畢。【註】畢,所以助敎執事者。【疏】畢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爲畢以指授。

又【揚子·方言】車下鐵,𨻰宋淮楚之閒謂之畢。

又【字彙補】畢門,路門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畢,堂牆。【註】今終南山道名,畢其邊,若堂室之牆。【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箋】畢,終南山之道名,邊如堂之牆然。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年表】畢梁侯劉嬰。

又姓。【左傳·閔元年】畢萬爲右。【晉語】得畢陽。【註】畢陽,晉士。

又神名。【博雅】木神謂之畢方。【張衡·東京賦】况鬾𧌒與畢方。【註】畢方,老父神,如烏兩足一翼者,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

又鳥名。【山海經】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而白喙,名曰畢方。

又與彃同。【歸藏鄭母經】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

又與縪同。【儀禮·覲禮】冠六升外畢。【註】外畢者,冠前後屈而出縫於武也。【疏】外畢者,前後兩畢之末而向外攝之也。○按旣夕畢作縪。

又與韠同。【荀子·正論篇】共艾畢。

 

【漢典】
【卷四】【𠦒】

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毕”字頭,请參考“畢”字:)
【卷四】【𠦒】
『說文解字』

田罔也。从𠦒,象畢形。微也。或曰:甶聲。卑吉切〖注〗臣鉉等曰:甶,音弗。

『說文解字注』

(畢)田网也。謂田獵之网也。必云田者,以其字從田也。小雅毛傳曰:畢所以掩兔也。月令注曰:罔小而柄長謂之畢。按鴛鴦傳云:畢掩而羅之。然則不獨掩兔,亦可掩鳥,皆以上覆下也。畢星主弋獵,故曰畢,亦曰䍑車。許於率下曰:捕鳥畢也。此非别有一畢,亦是掩物之网。特牲饋食禮助載鼎實之噐象之亦曰畢,此則用以上載爲異。从田。各本無此二字,依韵會補。从𠦒象形。謂以𠦒象畢形也。柄長而中可受,畢與𠦒同,故取𠦒象形。各本作象畢形微也,有誤,今正。或曰田聲。上云從田𠦒會意而象其形,則非形聲也。或曰田聲。田與畢古音同在十二部也。各本田誤甶。鉉曰:甶音拂。此大誤也。畢,𤰞吉切。畢之言蔽也。攴部曰:㪤,𧗊也。今𧗊義通作畢。

【漢典】

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粤语 bat1潮州话 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畢」。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畢」 史䛗簋西周早期集成4031「畢」 包2.173「畢」 說文‧𠦒部「畢」 睡.為12「畢」 「毕」「毕」
「畢」 𥃝圜器西周早期集成10360
「畢」 段簋西周中期集成4208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畢
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佛(bi4)
    2. 躄(bi4)
    3. 煏(bi4)
    4. 䦘(bi4)
    5. 苾(bi4)
    6. 蓖(bi4)
    7. 笓(bi4)
    8. 㕭(bi4)
    9. 赑(bi4)
    10. 襞(bi4)
    11. 潷(bi4)
    12. 奰(bi4)
同部首
    1. 琵
    2. 毖
    3. 毗
    4. 毙
    5. 毘
    6. 毚
    7. 比
同筆畫
    1. 帇
    2. 卋
    3. 朼
    4. 牝
    5. 阬
    6. 彴
    7. 芄
    8. 曲
    9. 䒙
    10. 甶
    11. 汊
    12. 𠚹
小學古詩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