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ǒu

bó

ㄈㄡˇ

ㄅㄛˊ

部首 歹

部外 8

總筆畫 12

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B95

左右结构

13544143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quk

mnytr

arsj

10261

拼音 fǒu bó

注音 ㄈㄡˇ ㄅㄛˊ

部首 歹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6B95筆順 135441431251

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殕

fǒu ㄈㄡˇ

     ◎ 東西腐敗生長白膜。

其它字義


● 殕

bó ㄅㄛˊ

     ◎ 跌倒,倒斃:“爾看門外飢餓者,往往僵~填渠溝。”

© 漢典
【辰集下】【歹】 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殕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歹】 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玉篇】【廣韻】𠀤方九切,音缶。【博雅】敗也,腐也。

又【唐韻】芳武切【集韻】斐父切,𠀤音撫。物敗生白曰殕。

又【集韻】奉甫切,音父。義同。

又【玉篇】步北切【集韻】鼻墨切,𠀤音蔔。與踣同。斃也,僵也。【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亦作殕。【杜光庭·錄異記】趙𪈏奴,長三尺餘,或拜跪跳躍,倒踣於地。

又【廣韻】愛黑切,音餩è。殪殕也。義同。

© 漢典
【卷二】【足】

踣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殕”字頭,請參考“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僵也。从足咅聲。《春秋傳》曰:“晉人踣之。”蒲北切

『說文解字注』

(踣)僵也。僵、卻偃也。从足。咅聲。蒲北切。按古音在四部。爾雅釋文音赴。或孚豆蒲矦二反。是也。然則踣與仆音義皆同。孫炎曰。前覆曰仆。左傳正義曰。前覆謂之踣。對文則偃與仆別。散文則通也。走部䞳同。春秋傳曰。晉人踣之。左傳襄十四年文。

© 漢典

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ou˨˩˦; po˧˥ 日语读音 YABURERU KUSARU TAORERU

吴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踣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鴀(fou3)
    2. 缶(fou3)
    3. 䬏(fou3)
    4. 㓡(fou3)
    5. 否(fou3)
    6. 缹(fou3)
    7. 不(fou3)
    8. 妚(fou3)
    9. 炰(fou3)
    10. 缻(fou3)
    11. 雬(fou3)
    12. 馛(bo2)
    13. 壆(bo2)
    14. 钹(bo2)
    15. 㬍(bo2)
    16. 葧(bo2)
    17. 謈(bo2)
    18. 䑈(bo2)
    19. 欂(bo2)
    20. 䙏(bo2)
    21. 㼎(bo2)
    22. 㪍(bo2)
    23. 㧳(bo2)
同部首
    1. 㱵
    2. 㱚
    3. 㱞
    4. 歹
    5. 㱷
    6. 㱺
    7. 殅
    8. 㱣
    9. 殈
    10. 㱠
    11. 殘
    12. 殲
同筆畫
    1. 䋫
    2. 湜
    3. 禆
    4. 缾
    5. 㨒
    6. 筳
    7. 閒
    8. 飱
    9. 硲
    10. 程
    11. 傛
    12. 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