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ū

ㄨ

部首 欠

部外 10

總筆畫 14

嗚 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4D

左右結構

3251154444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ngw|qoqw

hfno

rzar

27382

拼音 wū

注音 ㄨ

部首 欠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B4D筆順 32511544443534

歍 基本解釋

● 歍

wū ㄨˉ


  1. 噁心;嘔吐:「共工之臣名曰相繇,……其所~所尼,即爲源澤。」
  2. 同「嗚」:~唈(嗚咽)。
【漢典】

歍 國語辭典

歍ㄨwū
動
  1. 嘔吐。《說文解字·欠部》:「歍,心有所惡,若吐也。」《山海經·大荒北經》:「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

【漢典】
【辰集下】【欠】 歍·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歍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 歍·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唐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𠀤音烏。【說文】心有所惡,若吐也。一曰口相就也。【揚子·太𤣥經】七脂牛正肪,不濯釜而烹,則歐歍之疾至。【註】歐歍,吐逆聲。【山海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卽爲源澤。【註】郭璞曰:歍,嘔,猶噴叱。尼,止也。【集韻】亦作嗚。歍欽猶歍𣤶。【通雅】《伯牙·水仙操》云:歍欽傷宮仙不還,《伯姬引》亦用歍欽何辜。《說文》歍𣤶,歍卽嗚。

又【古音獵要】歍音鴦。歍唈,失聲也。【淮南子·覽冥訓】雍門子撫心發聲,孟嘗君爲之增欷歍唈。【註】歍唈,音鴦遏。【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牋】岐路西東,或以歍唈。

【漢典】
【卷八】【欠】

歍 《說文解字》

【卷八】【欠】
《說文解字》

心有所惡,若吐也。从欠烏聲。一曰口相就。哀都切

《說文解字注》

(歍)心有所惡若吐也。心有所惡。若欲吐而實非吐也。山海經曰。其所歍所尼。郭曰。歍嘔猶噴吒。范注太玄曰。歐歍、逆吐之聲也。按此所謂喑噁。噁卽歍之或字也。喑於䲴切。噁烏路切。喑噁言其未發也。叱吒言其已發也。太玄則歐歍之歐謂吐。歍謂欲吐未吐。从欠。烏聲。哀都切。五部。一曰歍𣤶。二字舊奪。今依廣韵一屋蹴字下補。口相就也。謂口與口相就也。

【漢典】

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日语读音 HAK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vu1 [海陆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1粤语 wu1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模韻 平聲 烏小韻 哀都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模部 ;王力系统:影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歍」 二十二年臨汾守戈戰國晚期集成11331「歍」 說文‧欠部「歍」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嗚
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污(wu1)
    2. 𠌥(wu1)
    3. 鄔(wu1)
    4. 惡(wu1)
    5. 窏(wu1)
    6. 弙(wu1)
    7. 扜(wu1)
    8. 箼(wu1)
    9. 鰞(wu1)
    10. 屋(wu1)
    11. 鎢(wu1)
    12. 邬(wu1)
同部首
    1. 㱀
    2. 歅
    3. 欳
    4. 歎
    5. 歇
    6. 欿
    7. 㱂
    8. 欠
    9. 㱆
    10. 㰸
    11. 㰿
    12. 㰟
同筆畫
    1. 漟
    2. 㣄
    3. 箃
    4. 㥻
    5. 瑮
    6. 熃
    7. 䛦
    8. 䣈
    9. 敻
    10. 㒇
    11. 銦
    12. 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