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ī

yī

ㄑㄧ

ㄧ

部首 欠

部外 8

總筆畫 12

攲 㿲 𥀴 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39

左右結構

13412512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skw

krno

gdjr

47682

拼音 qī yī

注音 ㄑㄧ ㄧ

部首 欠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6B39筆順 134125123534

欹 基本解釋

● 欹

qī ㄑㄧˉ


  1. 同「攲」:「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

英語 fierce dog; interjection of pleas; (Cant.) strange

德語 Ausruf, Einwurf (Konversation)​ (S)

法語 (interjection)​

【漢典】

欹 國語辭典

欹ㄧyī
形
  1. 傾斜不正。《荀子·宥坐》:「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歎
  1. 表示贊嘆。通「猗」。

【漢典】
【辰集下】【欠】 欹·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欹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 欹·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於離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𠀤音漪。【玉篇】欹歟,歎美辭。通作猗。【詩·商頌】猗與那與。 从欠,與敧別。【說文】凡口出者皆从欠,若吹、欷、歔、歐、歎之類是也。

【漢典】
【卷三】【支】

↳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欹」字頭,请參考「攲」字:)
【卷三】【支】
《說文解字》

持去也。从支奇聲。去奇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㩻。危部曰。㩻、㩻䧢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㩻。箸必邪用之。故曰飯㩻。廣韵。㩻、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㩻。从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韵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㩻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㩻、支聲。古在十六部。

【漢典】

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gyɛ日语读音 SOBADATSU韩语罗马 UY现代韩语 의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1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1 [海陆腔] ri2 [宝安腔] ji1 | ki1粤语 ji1 kei1潮州话 ki1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陰 溪小空;中古音 影母 支韻 平聲 漪小韻 於離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歌部 ;王力系统:溪母 歌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欹」 曾57「欹」
楚系簡帛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攲
㿲
𥀴
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慽(qi1)
    2. 䰍(qi1)
    3. 妻(qi1)
    4. 䫏(qi1)
    5. 榿(qi1)
    6. 期(qi1)
    7. 沏(qi1)
    8. 缉(qi1)
    9. 䣛(qi1)
    10. 柒(qi1)
    11. 諆(qi1)
    12. 鏚(qi1)
同部首
    1. 歒
    2. 㰾
    3. 㱎
    4. 歌
    5. 歝
    6. 㱉
    7. 㰭
    8. 㰪
    9. 㰣
    10. 欽
    11. 㱄
    12. 㱋
同筆畫
    1. 㡑
    2. 嵓
    3. 棜
    4. 傔
    5. 䦏
    6. 䋞
    7. 㢎
    8. 禍
    9. 傌
    10. 惲
    11. 傃
    12. 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