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āo

biǎo

ㄅㄧㄠ

ㄅㄧㄠˇ

部首 木

部外 13

總筆畫 17

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AA6

左右結構

123412522111234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sfj

dmfn

ffbk

42900

拼音 biāo biǎo

注音 ㄅㄧㄠ ㄅㄧㄠˇ

部首 木 部外 13總筆劃 17

基本區 6AA6筆順 12341252211123422

檦 基本解釋

● 檦

biāo ㄅㄧㄠˉ


  1. 同「標」,一種柱子。

● 檦

biǎo ㄅㄧㄠˇ


  1. 同「表」,用作標記的柱子:「列~建旌。」
【漢典】

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檦 biǎo

名

樹立的標誌 [sign]

內外爲四重,列檦建旌。——《魏書·禮志四》

【漢典】
【辰集中】【木】 檦·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檦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檦·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篇海】方小切,音表。表也。【北魏書·禮志】爲方陳鹵簿,列步騎,內外四重,列檦建旌。

又【淮南子·本經訓】檦枺欂櫨,以相支持。【註】檦,枺柱類。

又人名。【後魏·李訢傳】趙郡范檦。

【漢典】

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ɑu˥; piɑu˨˩˦

【漢典】

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㯹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贆(biao1)
    2. 骉(biao1)
    3. 瀌(biao1)
    4. 飈(biao1)
    5. 驫(biao1)
    6. 膘(biao1)
    7. 謤(biao1)
    8. 磦(biao1)
    9. 飑(biao1)
    10. 颷(biao1)
    11. 颩(biao1)
    12. 篻(biao1)
    13. 諘(biao3)
    14. 表(biao3)
    15. 裱(biao3)
    16. 䔸(biao3)
    17. 錶(biao3)
    18. 㟽(biao3)
    19. 褾(biao3)
    20. 㠒(biao3)
    21. 婊(biao3)
    22. 㯹(biao3)
    23. 㯱(biao3)
同部首
    1. 柩
    2. 㮅
    3. 楋
    4. 㯣
    5. 桽
    6. 㭂
    7. 柖
    8. 㮗
    9. 椅
    10. 枾
    11. 㯊
    12. 楽
同筆畫
    1. 䯺
    2. 䐾
    3. 鮥
    4. 䍺
    5. 䤷
    6. 螻
    7. 繌
    8. 襉
    9. 䳒
    10. 糛
    11. 䉁
    12. 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