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xī

ㄒㄧ

部首 木

部外 11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A28

左右结构

12345132413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nih|snig

dseq

fxkm

47959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木 部外 12總筆劃 16

統一碼 6A28筆順 1234513241343112

標

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樨

xī ㄒㄧˉ

     ◎ 〔木~〕a.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花供觀賞,亦可做香料;b.這種植物的花,通稱“桂花”;c.指加肉、木耳等烹調的雞蛋,如“~~肉”。

德語 Süße Duftblüte

法語 osmanthus fragrans

© 漢典

樨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樨 xī

見“木樨”( mùxī):同“木犀” (mùxī)

© 漢典

樨 國語辭典

樨ㄒㄧxī
  1. 參見「[[木樨]]」條。

樨ㄒㄩ​xū
  1. (一)​之又音。

© 漢典
【補遺·辰集】【木】 樨·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樨 《康熙字典》

【補遺·辰集】【木】 樨·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字彙補】心妻切,音犀。江南謂桂曰木樨。

又木樨花,劍名也,出回回國。見《昭示奸黨錄》。

© 漢典

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日语读音 MOKUSEI韩语罗马 CH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cih2 [客语拼音字汇] xi1 [海陆腔] si1 chi2粤语 sai1潮州话 思衣1 思埃1 , si1 sai1(si sai)

© 漢典

樨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氥(xi1)
    2. 傒(xi1)
    3. 渓(xi1)
    4. 希(xi1)
    5. 裼(xi1)
    6. 晳(xi1)
    7. 析(xi1)
    8. 譆(xi1)
    9. 歙(xi1)
    10. 䜣(xi1)
    11. 熹(xi1)
    12. 鯑(xi1)
同部首
    1. 標
    2. 栓
    3. 槯
    4. 樘
    5. 㮐
    6. 棉
    7. 梉
    8. 柞
    9. 橝
    10. 榓
    11. 楘
    12. 柀
同筆畫
    1. 擎
    2. 檇
    3. 蕶
    4. 墾
    5. 憑
    6. 鮘
    7. 瞜
    8. 錘
    9. 劔
    10. 䜿
    11. 踰
    12. 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