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àng

pǒu

bèi

bēi

ㄅㄤˋ

ㄆㄡˇ

ㄅㄟˋ

ㄅㄟ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杯 棒 㯁 𣘙 𤗏 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8D3

左右結構

12344143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ukg

dytr

fsj

40961

拼音 bàng pǒu bèi bēi

注音 ㄅㄤˋ ㄆㄡˇ ㄅㄟˋ ㄅㄟ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68D3筆順 123441431251

棓 基本解釋

● 棓

bàng ㄅㄤˋ《廣韻》步項切,上講並。又縛謀切。之部。


  1. 通「棒」。棍棒。《淮南子•詮言》:「羿死於桃棓。」
  2. 一種打穀的傢俱,即連枷。《方言》卷五:「僉,自關而西謂之棓。」
  3. 星宿名。「天棓」的簡稱。《漢書•天文志》:「槍、欃、棓、彗異狀,其殃一也。」
  4. 根。《廣雅•釋草》:「棓,根也。」

● 棓

pǒu ㄆㄡˇ《集韻》普后切,上厚滂。


  1. 鋪設於不平處的跳板。《公羊傳•成公二年》:「蕭同姪子者,齊君之母也,踊於棓而窺客。」
  2. 木名。《集韻•矦韻》:「棓,木名。依樹生枝,文如罔。」

● 棓

bèi ㄅㄟˋ


  1. 〔五棓〕即五倍子蚜,一種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蟲癭(即五倍子)的蚜蟲。可入藥,也可用於制革、制墨或做染料。《物類相感志•文房》:「礬水寫字令乾,以五棓澆之則成黑字。」

● 棓

péi ㄆㄟˊ《廣韻》薄回切,平灰並。


  1. 姓。《廣韻•灰韻》:「棓,姓也。」

● 棓

bēi ㄅㄟ


  1. 同「杯」。古代盛羹及注酒器。《逸周書•器服》:「四棓禁,豐一𧥉。」

英語 hit, strike

【漢典】

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棓 bàng

名

(1) 棍,杖。「棒」的俗字 [rod;stick]。

如:棓擊(用棍棒打)

(2) 槤枷 [flail]

(3) 另見 bèi

其它字義


◎ 棓 bèi

(1) ——「五棓子」( wǔbèizǐ)即「五倍子」,藥名

(2) 另見 bàng

【漢典】

棓 國語辭典

棓ㄆㄡˇpǒu
名
  1. 古人自高而下,鋪在懸絕不平處的踏板,作為墊腳之用。《公羊傳·成公二年》:「踊于棓而闚客。」漢·何休·注:「凡無高下,有絕,加躡板,曰棓。齊人語。」

棓ㄅㄤˋbàng
名
  1. 棍、杖。《淮南子·詮言》:「王子慶忌死於劍,羿死於桃棓。」《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武士數十騎,皆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擁。」通「棒」。

  2. 一種農具。即連枷。農家用來打穀去殼的器具。漢·揚雄《方言·卷五》:「僉,…自關而西謂之棓,或謂之柫。」晉·郭璞·注:「僉,今連枷,所以打穀者。」

【漢典】
【辰集中】【木】 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棓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同棒。

又連枷也。打榖具。【揚子·方言】自關而西謂之棓。

又天棓,星名。【史記·天官書】紫宮右五星曰天棓。【索隱】蒲縻切,音皮。

又【唐韻】普口切,音剖。義同。

又擊也。【揚子·太𤣥】遠之𥅠,近之棓。

又高下有絕,加躡板曰棓。【公羊傳·成二年】踊于棓而闚客。

又【類篇】蒲侯切,音裒。義同。

又木名。【類篇】依樹生枝如網。

又【集韻】蒲來切【唐韻】蒲回切,𠀤音裴。【集韻】板也。【唐韻】姓也。【前漢·袁盎傳】盎之棓生所問占。

又【集韻】晡枚切,音杯。義同。

 

【漢典】
【卷六】【木】

棓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棁也。从木咅聲。步項切

《說文解字注》

(棓)梲也。棓棒正俗字。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淮南書:寒浞殺羿於桃棓。從木咅聲。步項切。按咅聲在四部,合韵也。

【漢典】

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ŋ˥˧; pʰou˨˩˦; pei˥˧; pei˥ 日语读音 TSUE HUMIITA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i5 poi5 [客英字典] pui5 [海陆腔] pui5 poi5粤语 bui4 paang5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灰韻 平聲 裴小韻 薄回切 一等 合口;奉母 尤韻 平聲 浮小韻 縛謀切 三等 開口;並母 講韻 上聲 㭋小韻 步項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咍部 ;並母 東部 ;王力系统:並母 之部 ;並母 東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棓」說文‧木部 「棓」居延簡甲1991     「棓」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杯
棒
㯁
𣘙
𤗏
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玤(bang4)
    2. 硥(bang4)
    3. 蜯(bang4)
    4. 塝(bang4)
    5. 镑(bang4)
    6. 蚌(bang4)
    7. 稖(bang4)
    8. 磅(bang4)
    9. 搒(bang4)
    10. 谤(bang4)
    11. 艕(bang4)
    12. 蚄(bang4)
    13. 䳝(pou3)
    14. 㟝(pou3)
    15. 婄(pou3)
    16. 㰴(pou3)
    17. 掊(pou3)
    18. 咅(pou3)
    19. 㧵(pou3)
    20. 哣(pou3)
    21. 犃(pou3)
    22. 㸢(bei4)
    23. 碚(bei4)
    24. 𠐲(bei4)
    25. 僃(bei4)
    26. 蛽(bei4)
    27. 惫(bei4)
    28. 琲(bei4)
    29. 狈(bei4)
    30. 偝(bei4)
    31. 昁(bei4)
    32. 勃(bei4)
    33. 珼(bei4)
    34. 陂(bei1)
    35. 卑(bei1)
    36. 杯(bei1)
    37. 鹎(bei1)
    38. 盃(bei1)
    39. 悲(bei1)
    40. 藣(bei1)
    41. 鵯(bei1)
    42. 碑(bei1)
    43. 諀(bei1)
    44. 柸(bei1)
    45. 䎱(bei1)
同部首
    1. 樐
    2. 椓
    3. 櫿
    4. 櫨
    5. 㯎
    6. 李
    7. 柜
    8. 榀
    9. 楎
    10. 樍
    11. 椃
    12. 㮡
同筆畫
    1. 䇱
    2. 䋝
    3. 蒆
    4. 暂
    5. 結
    6. 單
    7. 跊
    8. 㽟
    9. 䄎
    10. 豟
    11. 䨍
    12. 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