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ǎn

ㄅㄢˇ

部首 木

部外 4

總筆畫 8

繁體 闆

版 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7F

左右結構

12343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rcy

dhe

fpxs

42947

拼音 bǎn

注音 ㄅㄢˇ

部首 木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677F筆順 12343354

常 通 標

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板

bǎn ㄅㄢˇ

  1. 成片的較硬的物體:案~。~子。木~。~上釘釘。
  2. 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打節拍的樂器,又指歌唱的節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
  3. 不靈活,少變化:死~。呆~。
  4. 露出嚴肅或不高興的表情:~著臉。

英語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德語 Brett, Planke

法語 planche,plaque,tôle,raide,dur,sévère

【漢典】

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板 bǎn

〈名〉

(1) (形聲。從木,反聲。《說文》作“版”。本義:片狀的木頭。後凡施於宮室器用的片狀物皆可稱板)

(2) 同“版”。木板 [board;plank;plate]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詩·秦風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傳·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爲板。——《詩·鴻雁》傳

今一日而三斬板。——《禮記·檀弓》。

又如:板輿(由人扛擡的板車。古代老人的一種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車的木板車廂)

(3) 泛指板狀的扁平之物 [sth.resembling board;plate;plank]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又如:石板;鋼板;紙板

(4)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時所執的記事板 [tablet]

不得奉板中涓,預衣裳之會。——王僧孺《與何炯書》

又如:板笏;板書(在笏板上書寫奏章)

(5) 板築用的夾板 [slab]

[築城]平板楨。——《左傳·宣公十一年》

又如:板築(築牆,用兩板相夾,填土於其中,用杵搗實);板堞(板築的女牆)

(6) 印板,印書用的板片。現用“版” [printing plate]

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

(7) 拍板,中國民族樂器中用來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樂中的節拍。如:快板,慢板

(8) 門窗的遮板,如店鋪的門板。常作“板兒” [shutter]

吾從板外相爲應答。——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鋪子都上板兒了

(9) 中國民族音樂或戲曲中的強的拍子 [an accented beat]。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0) 姓

詞性變化

◎ 板 bǎn

〈形〉

[神態、書法、文章等] 呆板,不靈活或少變化 [wooden]

板者,腕弱筆癡。——郭若虛《圖畫見聞錄》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應遲鈍的人);這張照片照得太板

◎ 板 bǎn

〈動〉

(1) 表情上保持嚴肅 [keep a straight face]。

如:板着臉

(2) 結成硬塊 [harden]

凡種綠豆,一日之內,遇大雨板土,則不復合。——宋應星《天工開物》

又如:板田(土壤板結的田);板荒(板結的荒地)

常用詞組


板板六十四板本板報板壁板擦兒板材板車板牀板蕩板凳板斧板鼓板胡板籍板結板塊板藍根板栗板平板平板兒爺板上釘釘板書板刷板屋板鴨板牙板眼板眼板油板羽球板直板正板滯板樁板子
【漢典】

板 國語辭典

板ㄅㄢˇbǎn
名
  1. 片狀的木料。如:「木板」、「板畫」。

  2. 呈薄片或扁平狀的物體。如:「銅板」、「墊板」、「腳板」。

  3. 拍板。用於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常與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

  4. 音樂的節拍。如:「板眼」、「快板」、「慢板」。

  5. 棺木的代稱。《紅樓夢·第一三回》:「看板時,幾副杉木板皆不中用。」

  6. 量詞。計算受杖刑笞打次數的單位。如:「來人呀!拖下去打四十大板!」

  7. 通「闆」。如:「老板」。

  8. 《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板,凡伯刺厲王也。」指勸戒厲王之詩。首章二句為:「上帝板板,下民卒癉。」板板,反也,反其常道。卒,盡也。癉,音旦,病痛也。

  9. 電腦網路的討論區。經常劃分不同的主題,讓使用者表達意見,進行討論。每一個主題討論區即稱為「板」。也稱作「版」。

形
  1. 呆滯不活潑或固執不變。如:「呆板」、「古板」。

動
  1. 繃緊。如:「板著臉」、「板起面孔訓人」。

【漢典】
【辰集中】【木】 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板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板·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布綰切【集韻】【韻會】補綰切,𠀤同版。【說文】判也。

又籍也。【莊子·徐無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鈑。

又【玉篇】片木也。【急就篇】木瓦也。【詩·秦風】在其板屋。【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

又詔板。【後漢·竇武傳】曹節召尚書官屬,使作詔板。

又【松窗小牘】鐵券謂之金板。

又板官、假板,官品之𤰞者。【隋書·官志】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名。【宋書·百官志】除拜,則爲叅軍事。府板,則爲行叅軍。

又手板,笏也。【文獻通考】晉宋以來,謂之手板。

又【宋國史補】爲尹者,例置板記事。

又【詩·小雅·鴻雁篇】毛傳: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又箕屬也。【管子·弟子職】坐板排之,以葉適巳。

又板板,反側也。【詩·大雅】上帝板板。

又負板,悲哀貌。【儀禮·喪服·鄭註】孝子前有衰,後負板。【疏】謂負其悲哀於背也。

又【集韻】蒲限切,音阪。籍也。

又叶𤰞免切,音匾。【韓愈·祭張徹文】乃遷殿中,朱衣象板。惟義之趨,豈利之踐。【自註】踐,上聲讀。

 

【漢典】
【卷七】【片】

版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板”字頭,请參考“版”字:)
【卷七】【片】
『說文解字』

判也。从片反聲。布綰切

『說文解字注』

(版)片也。舊作判也,淺人所改,今正。凡施於宫室器用者皆曰版,今字作板。古叚爲反字。大雅:上帝板板。傳云:板板,反也。謂版卽反之叚借也。从片反聲。布綰切。十四部。

【漢典】

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Ąn˨˩˦ 唐代读音 bǎn日语读音 ITA韩语罗马 PHAN现代韩语 판越南语 ván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粤语 baan2

近代音 幫母 寒山韻 上聲 板小空;中古音 幫母 潸韻 上聲 版小韻 布綰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寒部 ;王力系统:幫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板」 包2.43「闆」 「板」「板」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版
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坂(ban3)
    2. 瓪(ban3)
    3. 㸞(ban3)
    4. 岅(ban3)
    5. 舨(ban3)
    6. 粄(ban3)
    7. 蝂(ban3)
    8. 䉽(ban3)
    9. 㩯(ban3)
    10. 阪(ban3)
    11. 魬(ban3)
    12. 版(ban3)
同部首
    1. 櫿
    2. 枵
    3. 杖
    4. 楤
    5. 㯪
    6. 欞
    7. 㰖
    8. 桺
    9. 棭
    10. 㯷
    11. 㮹
    12. 㭃
同筆畫
    1. 畃
    2. 㳑
    3. 𠈖
    4. 玣
    5. 帚
    6. 泾
    7. 枍
    8. 治
    9. 茆
    10. 䢐
    11. 沱
    12. 穹
初中古詩詞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