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ǐ

ㄑㄧˇ

部首 木

部外 3

總筆畫 7

㠱 梩 檵 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5E

左右結構

1234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nn

dsu

fyy

47917

拼音 qǐ

注音 ㄑㄧˇ

部首 木 部外 3總筆劃 7

基本區 675E筆順 1234515

通 標

杞 基本解釋

● 杞

qǐ ㄑㄧˇ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人憂天(喻不必要的或無根據的憂慮。簡稱「杞憂」)。
  2. 姓。

英語 willow; medlar tree; a small feudal state (Qi)

德語 Qi (Eig, Fam)

法語 Lycium chinense,saule

【漢典】

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杞 qǐ

名

(1) (形聲。從木,己聲。本義:木名,枸杞)

(2) 同本義。茄科,落葉小灌木。漿果卵圓形,紅色。果實、根皮(地骨皮)可入藥 [Chinese wolfberry]

杞,枸杞也。——《說文》

南山有杞。——《詩·小雅·南山有臺》

我有圃生之杞乎。——《左傳·昭公十二年》

千村萬落生荊杞。——唐· 杜甫《兵車行》

(3) 又如:杞狗(謂枸杞所化之犬);杞楠(二木名。杞與楠,皆佳木)

(4) 古國名 [Qi state]。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公元前445年爲楚所滅

常用詞組


杞人憂天
【漢典】

杞 國語辭典

杞ㄑㄧˇqǐ
名
  1. 參見「枸杞」、「杞柳」等條。

  2. 國名。周朝所分封的諸侯國。姒姓。故城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杞縣。

  3.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杞梁。

【漢典】
【辰集中】【木】 杞·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杞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杞·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韻會】【正韻】墟里切【集韻】口已切,𠀤音起。【說文】枸杞也。【爾雅·釋木】杞,枸檵。【廣韻】枸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葉,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根。【本草】一名仙人杖,根名地骨皮。

又【嚴粲·詩緝】《詩》有三杞:《鄭風》無折我樹杞,柳屬也。《小雅》南山有杞,在彼杞棘,山木也。集于苞杞,言采其杞,隰有杞桋,枸杞也。○按嚴說,則《易·姤卦》以杞包瓜,《孟子》杞柳,此是柳屬。《左傳·襄二十七年》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類篇》似豫章,此是山木。《陸璣·草木疏》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輕身益氣,此是枸杞。《本草》沈存中云:陝西枸杞最大,高丈餘,可作柱。

又枸杞之別種也。

又國名。夏之後。【論語】杞不足徵。

又姓。以國爲氏。【姓譜】望出齊郡。

又【集韻】象齒切。同㭒,田器。一曰徙土轝也。

又【類篇】下楷切,音駭。臿也。

【漢典】
【卷六】【木】

杞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枸杞也。从木己聲。墟里切

《說文解字注》

(杞)枸杞也。按釋木、毛傳皆云。杞、枸檵。禮記鄭注亦云。芑、枸檵也。郭注爾雅云。今枸杞也。是則枸檵爲古名。枸杞雖見本艸經、而爲今名。許檵篆下當云。枸檵杞也。杞篆下當云。杞枸檵也。乃合。今本後人亂之耳。從木。己聲。墟里切。一部。

【漢典】

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kiə̌日语读音 SUKI FUGO MOKKO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gi3 [宝安腔] gi3 [东莞腔] gi3 [陆丰腔] ki3 [梅县腔] gi3 ki3粤语 gei2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上聲 起小空;中古音 溪母 止韻 上聲 起小韻 墟里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咍部 ;王力系统:溪母 之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杞」 乙8895合22214「杞」 亞酉凶兇杞婦卣商代晚期集成5097「杞」 說文‧木部「杞」
「杞」 杞伯每亡鼎春秋早期集成2495
「杞」 杞伯每亡鼎春秋早期集成2494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㠱
梩
檵
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諬(qi3)
    2. 㥓(qi3)
    3. 䡔(qi3)
    4. 綺(qi3)
    5. 䒻(qi3)
    6. 啓(qi3)
    7. 梩(qi3)
    8. 䋯(qi3)
    9. 企(qi3)
    10. 䄫(qi3)
    11. 㾨(qi3)
    12. 㓗(qi3)
同部首
    1. 槟
    2. 檣
    3. 櫆
    4. 棯
    5. 㯇
    6. 榠
    7. 楁
    8. 桝
    9. 檆
    10. 检
    11. 枈
    12. 榩
同筆畫
    1. 㭄
    2. 攸
    3. 鿑
    4. 㤈
    5. 秃
    6. 竍
    7. 刞
    8. 岅
    9. 䀏
    10. 𠇵
    11. 步
    12. 玗
初中古詩詞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杞人忧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