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ié

ㄉㄧㄝˊ

部首 日

部外 15

總筆畫 19

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6E1

上下結構

25112511251145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jjg

aaam

kkwl

60102

拼音 dié

注音 ㄉㄧㄝˊ

部首 日 部外 15總筆劃 19

基本區 66E1筆順 2511251125114525111

曡 基本解釋

● 曡

dié ㄉㄧㄝˊ


  1. 同“疊”。《廣韻•帖韻》:“曡”,同“疊”。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七:“成化時,臣及見廷杖三五臣,容厚緜底衣重氈曡帊,然且卧牀數月而後得痊。”

英語 repeat, duplicate; repeitious

【漢典】

曡 國語辭典

曡
  1. 「疊 」的異體字。

【漢典】
【午集上】【田】 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7

疊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曡”字頭,请參考“疊”字。)
【午集上】【田】 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7

【字彙】同𤴁。

【漢典】
【卷七】【晶】

曡 《說文解字》

【卷七】【晶】
《說文解字》

楊雄說:以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从晶从宜。亡新以爲曡从三日太盛,改爲三田。徒叶切文五 重四

《說文解字注》

(曡) 楊雄說:㠯爲古理官決罪,三日得其宐乃行之。从晶宐。 巳上楊雄說也。理官,士也。詩莫不震曡,韓詩薛君傳曰:震,動也。曡,應也。天下無不動而應其政敎。李固曰:此言動之於内而應之於外者也。按曡爲應,卽得其宐乃行之之說也。毛詩傳曰:曡,懼也。今毛義行而韓義廢矣。抑楊子所說者本義也,故許述之。毛詩之云,謂曡卽慴之叚借字也,故許不偁。从晶宐會意。徒叶切。八部。 亡新㠯从三日大盛,改爲三田。 亡新不知三日爲絫日,譏其陋也。今皆從之,亦可已矣。多部曰:重夕爲多。重日爲曡。此今人用曡之義也。

【漢典】

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ɛ˧˥ 日语读音 TATAMU TATAMI KASANERU韩语罗马 CEP

潮州话 tah8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疊」 益帚叔山父簋西周晚期集成3797「疊」 說文‧晶部「曡」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絰(die2)
    2. 趃(die2)
    3. 䞇(die2)
    4. 䲀(die2)
    5. 㦶(die2)
    6. 瓞(die2)
    7. 鲽(die2)
    8. 堞(die2)
    9. 佚(die2)
    10. 螲(die2)
    11. 䮢(die2)
    12. 殜(die2)
同部首
    1. 昋
    2. 暏
    3. 暮
    4. 昹
    5. 暧
    6. 映
    7. 晤
    8. 昌
    9. 㫸
    10. 曫
    11. 晪
    12. 曙
同筆畫
    1. 贎
    2. 㜵
    3. 穧
    4. 攚
    5. 䨭
    6. 𠑖
    7. 㶎
    8. 䉣
    9. 蘃
    10. 鶃
    11. 鵭
    12. 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