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íng

ㄇㄧㄥˊ

部首 日

部外 10

總筆畫 14

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69D

左右結構

2511452511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pju

abac

kwso

67080

拼音 míng

注音 ㄇㄧㄥˊ

部首 日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69D筆順 25114525114134

標

暝 基本解釋

● 暝

míng ㄇㄧㄥˊ


  1. 昏暗。《集韻•青韻》:「冥,《説文》:『幽也。』或从日。」
  2. 日暮;夜晚。《玉篇•日部》:「暝,夜也。」《集韻•徑韻》:「暝,夕也。或省。」
  3. 姓。《集韻•青韻》:「暝,姓。或从日。」

英語 dark, obscure

法語 obscur

【漢典】

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暝 míng

〈形〉

(形聲。从日,冥聲。本義:天色昏暗) 同本義 [dusky;dark]

雲歸而巖穴暝。——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暝暗(暝晦。昏暗);暝曚(幽暗不明);暝途(昏暗的道路);暝茫(模糊不清)

詞性變化


◎ 暝 míng

〈動〉

日落;天黑 [sky grows dark;sun sets]

山暝行人斷。——盧照鄰《葭川獨泛》

又如:暝鍾(傍晚的鐘聲);暝色(暮色;夜色);暝煙(傍晚的煙靄);暝機(夜織)

【漢典】

暝 國語辭典

暝ㄇㄧㄥˊmíng
形
  1. 幽暗、昏暗。宋·張先〈木蘭花·龍頭舴艋吳兒競〉詞:「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

  2. 天晚的。唐·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暝ㄇㄧㄥˋmìng
名
  1. 夜。唐·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詩:「暝宿長林下,焚香臥瑤席。」

動
  1. 入暮。《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漢典】
【辰集上】【日】 暝·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暝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暝·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莫經切【集韻】忙經切,𠀤音明。冥或从日。幽也。【前漢·五行志】晦暝也。

又【類篇】亦姓。

又【集韻】【韻會】𠀤莫定切,音䒌。【玉篇】夜也。

【漢典】
【卷七】【冥】

↳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暝”字頭,请參考“冥”字:)
【卷七】【冥】
《說文解字》

幽也。从日从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凡冥之屬皆从冥。莫經切

《說文解字注》

(冥)窈也。窈各本作幽,唐玄應同。而李善思玄賦、歎逝賦、陶淵明赴假還江陵詩三注皆作窈。許書多宗爾雅、毛傳。釋言曰:冥,窈也。孫炎云:深闇之窈也。郭本作幼,釋云:幼稺者多冥昧,頗紆洄。小雅斯干傳曰:正,長也。冥,窈也。正謂宫室之寛長深窈處。王肅本作幼,其說以人之長幼對文,與下君子攸寧不相屬。然則三者互相證,知皆當作窈。穴部曰:窈,深遠也。窈與杳音義同,故杳之訓曰冥也,𦱤之訓曰日且冥也,昏之訓曰日冥也。鄭箋斯干曰:正,晝也。冥,夜也。引伸爲凡闇昧之偁。从日六,从冖。从冖,各本作冖聲。下文曰冖亦聲,則此衹當云从冖矣。冖者,覆也。覆其上則窈冥。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𧇾,冥也。冥各本作幽,今依玄應本。冥也二字當作冥之意也四字。此釋从日六之義也。日之數十,昭五年左傳文,謂甲至癸也,歷十日復加六日而月始𧇾,是冥之意,故从日六。冖亦聲。亦字舊奪,依小徐說補。冖今音莫狄切。鼎葢之鼏用爲聲。䖵部𧖅又用鼏爲聲。冥在十一部。莫經切。以雙聲爲聲也。凡冥之屬皆从冥。

【漢典】

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ŋ˧˥ 唐代读音 *mèng meng日语读音 KURAI韩语罗马 MYENG现代韩语 명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宝安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海陆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粤语 ming4 ming6

近代音 明母 庚青韻 平聲陽 明小空;明母 庚青韻 去聲 命小空;中古音 明母 青韻 平聲 冥小韻 莫經切 四等 開口;明母 徑韻 去聲 䒌小韻 莫定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青部 ;王力系统:明母 耕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冥」。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冥」 說文‧冥部「暝」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䫤(ming2)
    2. 鄍(ming2)
    3. 䤉(ming2)
    4. 明(ming2)
    5. 㝠(ming2)
    6. 榠(ming2)
    7. 䆩(ming2)
    8. 螟(ming2)
    9. 瞑(ming2)
    10. 詺(ming2)
    11. 茗(ming2)
    12. 眳(ming2)
同部首
    1. 曁
    2. 晗
    3. 㬅
    4. 曅
    5. 㬓
    6. 晚
    7. 旨
    8. 晬
    9. 晅
    10. 旿
    11. 里
    12. 㬜
同筆畫
    1. 摗
    2. 缫
    3. 摺
    4. 墁
    5. 䴟
    6. 誝
    7. 飖
    8. 滰
    9. 蓿
    10. 熐
    11. 㜘
    12. 粻
初中古詩詞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