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暑伏

拼音 shǔ fú

注音 ㄕㄨˇ ㄈㄨˊ

暑伏 詞語解釋

解釋
  • 夏季伏天。
  • -----------------
    國語辭典
    暑伏shǔ fúㄕㄨˇ ㄈㄨˊ
    1. 農曆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的前一天止,共三十天,每十天為一伏,分為初伏、中伏、終伏三伏。這段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稱為「暑伏」。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夷水注》:「此水清泠甚于大溪,縱暑伏之辰,尚無能澡其津流也。」

    © 漢典

    暑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暑伏

  • 暑伏,又稱“三伏”,是我國舊曆中一年內最熱時期的表達形式。分爲初伏(頭伏)、中伏(二伏)和末伏(暑伏)。
  •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爲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爲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爲末伏(暑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暑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如果出現庚日,中伏就爲十天,否則爲二十天,所以,大多數年份中伏都爲二十天,相應地,大多數年份暑伏都是四十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數伏
      2. 数伏
      3. 鼠伏
      4. 屬婦
      5. 疏傅
      6. 戍婦
      7. 樹膚
      8. 數伏
      9. 属妇
      10. 数白论黄
      11. 鼠齒莧
      12. 數貧嘴
      13. 鼠齧蟲穿
      14. 署缺
      15. 數米而炊
      16. 上拂
      17. 五鳧
      18. 跳浮
      19. 媿服
      20. 葭莩
      21. 賈誼鵩
    相關詞語
      1. 暑雪
      2. 暑寒
      3. 暑天
      4. 暑溼
      5. 暑夜
      6. 暑瘧
      7. 防暑
      8. 再寒暑
      9. 阑暑
      10. 秋暑
      11. 逆暑
      12. 遣暑
      13. 伏雞
      14. 伏聞
      15. 伏魔大帝
      16. 伏尔加河
      17. 伏辩
      18. 伏犧氏
      19. 詟伏
      20.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1. 窟伏
      22. 宾伏
      23. 委伏
      24. 蛇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