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ì

dù

ㄧˋ

ㄉㄨˋ

部首 攴

部外 13

總筆畫 17

歝 𣀇 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81

左右结构

2522112143112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fut

wjok

lkum

68440

拼音 yì dù

注音 ㄧˋ ㄉㄨˋ

部首 攴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6581筆順 25221121431123134

斁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斁

yì ㄧˋ

  1. 解除。
  2. 厭倦;懈怠;厭棄:“爲絺爲綌,服之無~。”
  3. 盛大的樣子:“庸鼓有~,萬舞有奕。”
  4. 終止。

其它字義


● 斁

dù ㄉㄨˋ

     ◎ 敗壞:“耗~下土,寧丁我躬。”

英語 dislike; be weary of; explain

© 漢典

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斁 dù

〈動〉

(1) 敗壞 [ruin]

法斁而不知理。——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又如:斁圮(敗壞,毀壞。斁敗,斁壞);斁倫(敗壞倫常)

(3) 另見 yì

其它字義


◎ 斁 yì

〈動〉

(1) 厭棄;厭倦 [be tired of;detest]

遂作祭文,有“魂魄累王,作配神主,與王英靈,永遠無斁”之語。——《西湖二集》

(2) 又如:斁遺(厭棄)

(3) 另見 dù

© 漢典

斁 國語辭典

斁ㄧˋyì
動
  1. 厭倦、討厭。《詩經·魯頌·泮水》:「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晉·傅玄〈桑椹賦〉:「嘉味殊滋,食之無斁。」

斁ㄉㄨˋdù
動
  1. 敗壞。《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得其人則萬姓欣喜,百僚說服;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王功不興。」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

© 漢典
【卯集下】【攴】 斁·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斁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斁·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廣韻】羊益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說文】解也,厭也。【書·太甲】朕承王之休無斁。【傳】我承王之美無厭。【詩·周南】服之無斁。【箋】乃能整治之,無厭倦。

又【說文】一曰終也。

又【小爾雅】明也。

又【廣韻】當故切【集韻】【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同殬。敗也。【書·洪範】彞倫攸斁。【傳】斁,敗也。【釋文】多路反。【說文】引洪範作殬。【詩·大雅】耗斁下土。【箋】斁,敗也。【釋文】《說文》字林皆作殬。

又【前漢·薛宣傳】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註】斁,丁固反。壞也。

又【集韻】同都切,音徒。塗也。周書,斁丹雘。◎按今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又惟其塗丹雘。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塗字。則塗本有作斁者,而《說文》引書作𢾅。書古文訓亦作𢾅。蓋𢾅譌爲斁也。

又【集韻】徒故切,音度。義同。

又【韻補】叶弋灼切。【枚乗·七發】誠不必悔,決絕以諾。高歌𨻰唱,萬歲無斁。

© 漢典
【卷三】【攴】

斁 《说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解也。从攴睪聲。《詩》云:“服之無斁。”斁,猒也。一曰終也。羊益切

『說文解字注』

(斁)解也。此與釋音義同。後人區別之。从攴。〾𥇡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詩曰。服之無斁。周南文。斁、厭也。見釋詁、毛傳。按此三字釋所引詩之斁。以別於上文解訓。此全書之一例也。厭同猒。飽也。經典亦假射爲斁。一曰終也。此別一義。

© 漢典

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tu˥˧ 日语读音 IYANINARU韩语罗马 TWU现代韩语 두

客家话 [海陆腔] rit8 du5 [梅县腔] du5 [台湾四县腔] jit8 du5 [客英字典] du5粤语 dou3 jik6潮州话 iah8

近代音 端母 魚模韻 去聲 杜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昔韻 入聲 繹小韻 羊益切 三等 開口;定母 暮韻 去聲 渡小韻 徒故切 一等 合口;端母 暮韻 去聲 妒小韻 當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鐸部 ;端母 鐸部 ;王力系统:餘母 鐸部 ;端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斁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斁」 欒書缶春秋集成10008「斁」 新甲3.303「斁」 說文‧攴部「斁」
「斁」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歝
𣀇
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䝯(yi4)
    2. 熠(yi4)
    3. 乂(yi4)
    4. 痬(yi4)
    5. 唈(yi4)
    6. 瘱(yi4)
    7. 艾(yi4)
    8. 鮨(yi4)
    9. 䘝(yi4)
    10. 骮(yi4)
    11. 亦(yi4)
    12. 鯣(yi4)
    13. 㡯(du4)
    14. 杜(du4)
    15. 秺(du4)
    16. 妬(du4)
    17. 螙(du4)
    18. 蠧(du4)
    19. 芏(du4)
    20. 䟻(du4)
    21. 靯(du4)
    22. 䄍(du4)
    23. 殬(du4)
    24. 鍍(du4)
同部首
    1. 敏
    2. 敪
    3. 敕
    4. 敵
    5. 敿
    6. 收
    7. 敛
    8. 數
    9. 攼
    10. 斄
    11. 玫
    12. 攴
同筆畫
    1. 濟
    2. 濢
    3. 簻
    4. 篶
    5. 黊
    6. 斵
    7. 燣
    8. 鿋
    9. 䌔
    10. 翳
    11. 鴾
    12. 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