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ng

ㄐㄧㄥˋ

部首 攴

部外 9

總筆畫 13

憼 𢾠 𢿩 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56C

左右結構

12235251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qkt

trok

erjm

48640

拼音 jìng

注音 ㄐㄧㄥˋ

部首 攴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656C筆順 122352513134

常 通 標

敬 基本解釋

● 敬

jìng ㄐㄧㄥˋ


  1. 尊重,有禮貌地對待:尊~。致~。~重(zhòng )。~愛。~仰。恭~。~辭。~慕。~獻。
  2. 表示敬意的禮物:喜~。壽~。
  3. 有禮貌地送上去:~酒。~香。
  4. 謹慎,不怠慢:慎始~終(自始自終都謹慎不懈)。
  5. 姓。

英語 respect, honor; respectfully

德語 beachten, achten, respektieren (V)​,bieten, anbieten (V)​,ehren, verehren, die Ehre erweisen (V)​,Salut schießen, salutieren (V)​,Jing (Eig, Fam)

法語 offrir,saluer,respect

【漢典】

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敬 jìng

動

(1) (會意。从攴( pū),以手執杖或執鞭,表示敲打,从茍( jí),有緊急、急迫之義。本義:恭敬;端肅。恭在外表,敬存內心)

(2) 同本義 [respectfully]

敬,肅也。——《說文》

毋不敬。——《禮記·曲禮》。何胤注:「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賓客主恭,祭祀主敬。——《禮記·少儀》

入門主敬,升堂主慎。——《儀禮·聘禮》

敬德之聚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敬諾。——《戰國策·趙策》

敬受命。——《史記·陳涉世家》

敬進如姬。——《史記·魏公子列傳》

敬聞命關。——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敬讓(恭敬謙讓);敬誠緝熙(恭敬誠實而光明);敬身(施禮);敬慎(恭敬謹慎)

(3) 慎重地對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謹 [treat carefully]

敬,警也,恆自肅警也。——《釋名·釋言語》

既敬既戒。——《詩·大雅·常武》。箋:「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論語·學而》

居敬而行簡。——《論語·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又如:敬事(謹慎做事;恭謹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獨(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敬遜(敬慎謙遜);敬虔(莊敬虔誠);敬明(謹慎嚴明)

(4) 尊重,尊敬 [respect]

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敬賢禮士。——《資治通鑑》

北雖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敬學(尊重學問);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後食(先考慮國事然後考慮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愛兒童);敬老憐貧(尊敬年長的人,憐憫貧困的人)

(5) 有禮貌地送上 [茶、酒、煙等] [serve]。

如:敬酒;敬菸;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詞);敬趙(完璧歸趙;奉還)

詞性變化


◎ 敬 jìng

名

(1) 敬意或謝意 [present]。

如:喜敬;賀敬

(2) 自願轉讓毋需抵償的東西,捐贈或贈的禮品 [gift]

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爲程敬。—— 馮夢龍《警世通言》

又如:節敬;茶敬

(3) 姓

常用詞組


敬愛敬辭敬而遠之敬奉敬服敬告敬鬼神而遠之敬酒不吃吃罰酒敬老尊賢敬賀敬酒敬老院敬禮敬慕敬佩敬若神明敬頌敬輓敬畏敬獻敬香敬謝不敏敬信敬仰敬養敬意敬語敬贈敬重敬祝
【漢典】

敬 國語辭典

敬ㄐㄧㄥˋjìng
動
  1. 尊重。如:「敬重」、「敬老尊賢」。《論語·先進》:「門人不敬子路。」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君敬法則法行,君慢法則法弛。」

  2. 有禮貌的獻上。如:「敬茶」、「敬酒」。《紅樓夢·第五四回》:「又命寶玉:『也敬你姐姐一杯。』」

副
  1. 慎重、恭敬。如:「敬贈」、「敬賀」。《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宋·邢昺·疏:「居處恭謹,執事敬慎。」宋·蘇軾〈答陳傳道〉五首之四:「新舊諸詩,幸得敬覽,不意餘生,復見斯作。」

名
  1. 恭肅。《禮記·大學》:「為人臣,止於敬。」

  2. 表示敬意、謝意或祝賀之意的禮物。如:「喜敬」、「賀敬」、「節敬」。《後漢書 ·卷五三·周燮傳》:「遣生送敬,遂辭疾而歸。」《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和》:「便吩咐門子,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敬。」

  3. 姓。如唐代有敬元禮。

【漢典】
【卯集下】【攴】 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敬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古文〕𣀖𢿩【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慶切,音竟。【說文】肅也。【釋名】敬,警也。恆自肅警也。【玉篇】恭也,愼也。【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書·洪範】敬用五事。【周禮·天官·小宰】三日廉敬。【註】敬,不解於位也。【禮·曲禮】毋不敬。【註】禮主於敬。【左傳·僖三十三年】敬德之聚也。【論語】修己以敬。

又【後漢·周燮傳】安帝以𤣥纁羔幣聘燮,燮因自載到潁川陽城,遣生送敬,遂辭疾而歸。【註】送敬,猶致謝也。

又姓。【廣韻】𨻰敬仲之後,漢有揚州刺史敬歆。

又【韻補】叶居卿切。【曹植·車渠椀賦】何神怪之巨偉,信一覽而尤敬。雖離朱之聰明,猶炫耀而失精。

【漢典】
【卷九】【茍】

敬 《說文解字》

【卷九】【茍】
《說文解字》

肅也。从攴茍。居慶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敬)肅也。肅部曰:肅者,持事振敬也。與此爲轉注。心部曰:忠,敬也。戁,敬也。憼,敬也,恭肅也,憜不敬也。義皆相足。後儒或云主一無適爲敬,夫主一與敬義無渉。且文子曰:一也者,無適之道。淮南詮言曰:一者,萬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適卽敵字,非他往之謂。从攴苟。攴猶迫也,迫而苟也。居慶切。十一部。

【漢典】

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ŋ˥˧ 唐代读音 *giæ̀ng日语读音 UYAMAU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越南语 kính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in5 [梅县腔] gin5 [陆丰腔] gin5 [客英字典] gin5 [海陆腔] gin5 [东莞腔] gin5 [宝安腔]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4 [台湾四县腔] gin5粤语 ging3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去聲 敬小空;中古音 見母 映韻 去聲 敬小韻 居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青部 ;王力系统:見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茍」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敬」 帛乙10.4「敬」 說文‧茍部「敬」 睡.秦196「敬」
「敬」 師𠭰簋西周晚期集成4324
「敬」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憼
𢾠
𢿩
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徑(jing4)
    2. 梷(jing4)
    3. 踁(jing4)
    4. 㢣(jing4)
    5. 㹵(jing4)
    6. 曔(jing4)
    7. 殑(jing4)
    8. 妌(jing4)
    9. 竸(jing4)
    10. 靖(jing4)
    11. 䑤(jing4)
    12. 獍(jing4)
同部首
    1. 敛
    2. 敃
    3. 敖
    4. 攴
    5. 敩
    6. 玫
    7. 政
    8. 敵
    9. 敐
    10. 敒
    11. 斆
    12. 敨
同筆畫
    1. 𠅭
    2. 摒
    3. 敨
    4. 嵚
    5. 琺
    6. 葪
    7. 䌿
    8. 敡
    9. 猰
    10. 喇
    11. 跘
    12. 搥
小學古詩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
初中古詩詞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