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ān

ㄑㄧㄢ

部首 手

部外 17

總筆畫 20

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11

左右结构

1213211152511134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wfh|regg

qhcq

dnob

57058

拼音 qiān

注音 ㄑㄧㄢ

部首 手 部外 16總筆劃 19

統一碼 6511筆順 1213211152511134112

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攑

qiān ㄑㄧㄢˉ

     ◎ 舉。

© 漢典
【卯集中】【手】 㩮·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7

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攑”字頭,請參考“㩮”字。)
【卯集中】【手】 㩮·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7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丘言切,音㨜。舉也。或作揭。㩮原字从𦦙作。

又攑。

© 漢典
【】【】

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攑”字頭,請參考“㩮”字:)
【】【】
『說文解字注』
舉也。从手擧。此篆各本作?。云對舉也。从手、輿聲。以諸切。下文出揚敭二篆。卽出擧篆。云對舉也。居許切。不特義同。形聲。亦皆不甚異。讀許者往往疑焉。今按玉篇列字次苐。捀下揚是作攑。丘言切。舉也。說文捀下揚上則作?。顯是攑篆之譌。葢希馮作玉篇時所據說文未誤也。說文本有擧無?。後人自譌舛耳。廣韵廿二元亦曰。攑、舉也。上林賦、毛詩箋、漢書音義、通俗文皆有揵。揵卽此攑篆也。字从手舉會意。邱言切。十四部。
© 漢典

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æn˥ 越南语 gỡ

粤语 hin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攑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㩮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蚈(qian1)
    2. 竏(qian1)
    3. 迁(qian1)
    4. 厱(qian1)
    5. 搴(qian1)
    6. 欦(qian1)
    7. 攓(qian1)
    8. 千(qian1)
    9. 遷(qian1)
    10. 𠎝(qian1)
    11. 鈆(qian1)
    12. 鬝(qian1)
同部首
    1. 挷
    2. 㧾
    3. 抍
    4. 扻
    5. 摐
    6. 撁
    7. 掑
    8. 㩘
    9. 攊
    10. 㨬
    11. 抄
    12. 揯
同筆畫
    1. 䱤
    2. 臘
    3. 䟇
    4. 蹴
    5. 䌜
    6. 譐
    7. 㠣
    8. 攋
    9. 糫
    10. 瓄
    11. 贆
    12. 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